我背着相机,沿着景区的步道慢慢走着,看到喜欢的景色就停下来,调整参数,构图,按下快门。久违的摄影乐趣慢慢驱散了心中的疲惫和杂念,让我沉浸在与自然和光影的对话中。
在一个仿古亭台的水边,我正专注于寻找最佳的角度拍摄水中的倒影,旁边忽然传来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
“这个角度,试试用长焦压缩一下空间,只拍亭角和水影的局部,或许更有意境。”
我闻声转过头,看到一位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也背着一台专业相机,脖子上挂着长焦镜头,正微笑着看着我。他气质儒雅,衣着休闲而讲究,眼神温和而锐利,带着一种经历过岁月沉淀的从容和智慧。
我愣了一下,随即按照他的建议,换上长焦镜头,重新构图。果然,画面一下子变得简洁而富有张力,亭角飞檐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映,别有一番韵味。
“果然!效果好了很多!谢谢您!”我放下相机,由衷地感谢道。
“不客气,互相学习。”他笑着摆摆手,“看您也是同道中人,设备不错,构图也有想法。”
“业余爱好,瞎拍而已。”我谦虚道。
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攀谈起来。聊相机,聊镜头,聊光线,聊构图,聊各自去过的拍摄地点。他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谈吐风趣,丝毫没有长辈的架子,反而像一位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
走到景区一处颇有特色的仿古建筑前,我们对如何表现这座建筑的美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应该用广角镜头,低角度仰拍,突出建筑的宏伟和压迫感。
他却认为应该用中焦段,寻找一个侧面的框架构图,利用前景的树枝做点缀,表现建筑的静谧和沧桑感。
我们各执己见,谁也说不服谁。
“这样,”他笑道,“实践出真知。我们各自按自己的想法拍一张,看看效果如何?”
“好!”我也来了兴致。
于是,我们各自选择机位和镜头,按照自己的构思拍摄了一张照片。然后凑到一起,互相查看对方相机里的成片。
看到对方的照片,我们都不由得发出了惊叹。
我的广角仰拍确实气势磅礴,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他的框架构图则意境悠远,充满了故事感和韵味。
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竟然都完美地诠释了这座建筑的美,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哈哈,有意思!真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啊!”他爽朗地笑了起来,“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此,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美。”
我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今天真是受教了。看来我以前有些过于执着于某种固定的套路了。”
我们相视一笑,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临别时,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我姓苏,苏翰文。很高兴认识你,年轻人。”他递给我一张简洁的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头衔。
“今天真的很开心能遇到您,苏大哥。”我也报上自己的名字,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收获。
“林枫。好,我记住了。以后有机会再一起交流摄影。”苏翰文笑着点点头,挥手作别。
看着他远去的从容背影,我心情格外舒畅。这次临时起意的独自出行,没想到能有这样意外的收获和放松。
我收拾好相机,心满意足地踏上返程的路。
喜欢我的私房照模特竟然是老板娘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的私房照模特竟然是老板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