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入读国子监后,如鱼得水。他本就根基扎实,又有“过目不忘”之能,更兼实务经验,论起经世致用之学,往往能引经据典、切中时弊,令博士与同窗皆刮目相看。
加之周老先生那幅题跋的效应,他很快便在监中崭露头角,成为佼佼者。
这日,北静王府又下请帖,此次却非小范围诗会,而是一场规模不小的赏菊宴,邀请了众多王公贵族、文武官员及文坛名流。
贾政自然在邀之列,请柬上竟再次点名“环世侄”同往。
此次贾政不再担忧,反觉面上有光,特意嘱咐贾环好生准备。
赏菊宴当日,北静王府冠盖云集,热闹非凡。
贾环随贾政入府,只见王爷今日心情甚佳,正与几位郡王、国公谈笑风生。
见到贾环,竟笑着招手让他近前,对众人道:
“这便是本王常提起的少年才俊,贾政公之子贾环,日前入了国子监,文章学问,颇得周老翰林赏识。”
诸位贵胄目光皆落于贾环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亦有淡淡矜持。贾环不卑不亢,依礼一一拜见,应对得体,言辞清朗,令人挑不出错处。
宴至半酣,王府戏班上演新排的《满床笏》,唱的是郭子仪七子八婿富贵寿考的故事,场面喜庆热闹。众人皆击节赞赏。
北静王忽笑问贾环:“环世侄,观此戏有何感想?”
此问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机锋。若只答富贵荣华,未免流于俗套;若论功高震主,又恐犯忌讳。
贾环略一沉吟,躬身答道:“回王爷,小子愚见,郭汾阳之功,在于‘忠’‘慎’二字。
乱世扶危,是为大忠;满门显赫而能急流勇退,谨守臣节,是为至慎。
故能善始善终,福泽绵长。此戏虽演富贵,内核却是警醒世人,居安思危,守忠持慎之理。”
他这一番话,将一出热闹吉庆戏提升至君臣之道、处世哲学的高度,既契合场合,又显露出不凡见识与沉稳心性。
席间顿时一静。一位老郡王抚掌叹道:“好个‘忠’‘慎’二字!小小年纪,能有此见识,难得!难得!”
北静王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含笑点头:“此言深得我心。”
经此一事,贾环之名,真正在这些顶级权贵圈层中传开。
宴后,竟有多位公侯官员主动与贾政寒暄,问及贾环学业,言语间颇多期许。贾政面上有光,心中对贾环的满意已达顶点。
【叮!成功在‘北静王府赏菊宴’上表现出色!获得多位王公贵胄认可!宿主‘声望’‘气度’达到新高度!隐性状态‘简在帝心’(初步)激活!】
自此,贾环“北静王府座上宾”的身份彻底坐实。
王府时常有赏赐、请柬送来,有时是诗文唱和,有时是书画品鉴,有时甚至只是寻常宴饮,北静王似乎颇为乐意提携这位少年才俊,常让他随侍在侧,耳濡目染。
贾环亦牢牢把握住这难得的机遇,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人脉与权谋智慧,飞速成长。
他深知,这一切风光背后,是北静王的青睐,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王府扬名,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而贾环的目光,已越过这眼前的繁华,投向了更远的秋闱春闱,投向了那真正的权力之巅。
喜欢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