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术”与“劫”的答案。
山风渐急,夕阳彻底沉入山峦。夜色,降临。
李道然内心思忖。
‘这个难题可不一般。’
‘风后奇门,能窥见未来片段。’
‘他提出的问题,定然触及核心剧情。’
‘如果说错了,或透露得太过具体,偏离了原着走向,那可就麻烦了。’
‘稳妥起见,仍旧是老策略。’
‘打太极,说些玄而又玄的话,引导他自己去领悟。’
‘既要显得高深莫测,又要避免剧透的风险。’
王也沉默很久,他组织着措辞,似乎在下定某个决心。
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先生。”
“我此番下山,是为阻拦一场可能降临的天下大乱。”
他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目的。
“但我却发现,我越是想干预,事情的波澜反而越大。”
“我原本想求的‘出世’清净,如今看来……似乎已不可能了。”
他本期望能寻到甲申之乱的根源,平息一切,然后回到武当山,继续过他那懒散的日子,安然入睡。
现实却恰恰相反。
他被卷入罗天大醮,成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甚至可能被推入了更大的风暴中心。
他想远离尘世,却被命运推着踏入其中。
李道然望着山下翻涌的云海。
他没有回头。
只是平静地说道:“入世,是为了更好的出世。”
王也身体微怔。
李道然的声音继续传来:“如果天下太平,澄澈无垢,你自可在山上安睡,无人打扰。”
“可眼下,这世道浑浊得很。”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王也的处境。
不是他想不想入世,而是这浑浊的世界,容不得他清净。
李道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怕乱?”
王也坦然点头,没有丝毫隐瞒。
“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充满沉重。
“我……曾预见了一些可怕的景象。”
“那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的未来。”
“我不愿它发生。”
这是他痛苦的源头。
他预见了灾难,试图阻止,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
甚至,自己的干预,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这种无力感,一直折磨着他。
李道然轻笑一声。
笑声很淡,随着山风飘散,却让王也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安宁。
“那你可曾想过,”李道然的声音再度响起,“你眼中所见的‘乱’,也许是这天下走向‘定’的开端。”
“不破不立。”
“大乱之后,才有大治。”
王也的心神,猛然受到冲击。
不破不立!
大乱之后,方有大治!
以乱求定!
这几句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心头。
他一直以来的思路,是如何“平息”动乱,“阻止”灾难。
他想到的是“堵”。
但李道然给他的,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更高维度视角。
那是“疏”!
是顺应大势,从混乱中寻找新秩序!
他感到自己抓到了一线生机,可又觉得那条路,荆棘密布,充满滔天危险。
他抬头,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紧盯着李道然的背影。
他问出了那个深埋心底,也是此行最关键的问题。
“先生!”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我所修之术,名为风后奇门,能拨乱四盘。”
“此术为天道所不容。”
“习此术者,注定会为身边之人带来灾祸,是为术之尽头,其名为‘乱’。”
王也停顿片刻。
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让他夜不能寐的终极恐惧。
“若有一日,因我所为,使得天下人皆与我为敌,视我为妖邪,恨不得除我而后快……”
“到那时,我该……如何自处?”
这才是他真正的恐惧。
他不怕死,也不怕与天下人为敌。
他怕的是,自己孤身一人,背负所有的骂名与误解。
最终,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珍视的一切,走向毁灭。
那种孤独与绝望,足以击垮任何英雄。
周遭陷入寂静。
世界仿佛在等待李道然的回答。
李道然收回看向云海的目光。
他慢慢转身,平静地凝视着王也的眼睛。
他的眼神,不再是此前的深邃缥缈。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广阔无边的平静。
这平静之下,却蕴含着一股让天地都为之色变的霸气与承诺。
他看着王也,一字一句。
语气平淡,却力量十足。
“那便让天下人,都来见我。”
短短九个字。
王也闻言,全身僵硬。
他怔怔地看着李道然,脑中一片空白。
“让……天下人,都来见我?”
这是什么意思?
他是在说……
如果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要与我为敌。
那么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