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未全归,星盘待补。”
浑天仪核心那心形的空缺,如同一声未尽的叹息,萦绕在格物院大殿之中。脚下那似乎缩短了一丝的影子,无声地提醒着每个人那场“斩影”之役留下的、超越肉体的创痕。
“昆仑墟,真空石室……”嬴政凝视着星图上那片被永恒冰雪覆盖的巍峨山脉,目光锐利,“我们的‘另一半’,在那里。”
“要把那大家伙,还有我们自己,都弄到那冰天雪地里去?”刘邦指了指悬浮的、直径超过三丈的星纹浑天仪,又看了看窗外隐约可见的远山轮廓,“时间紧,任务重啊,政兄。”
“不仅要运过去,”公输哲补充道,神色凝重,“还需在真空石室内,以远古车床为基,星纹九卷为引,重铸‘影归框架’,将缺失的‘存在’重新锚定。此过程……需直面内心最不愿触及之影,失败,则那部分‘存在’将永久缺失。”
大殿内一片寂静。直面被自己亲手“斩”掉的、承载着痛苦与阴影的另一半?这比任何刀剑相向的战斗,都更令人心生畏惧。
“没有退路。”项羽打破沉默,声音沉闷却坚定,“影子丢了,人就不完整。巨鹿之后,我项籍从不后退。”
“那就……出发。”嬴政下令,声音不容置疑,“七十二时辰,接影归位。”
迁运期(0–24时辰)·钢铁洪流与温暖歌谣
启明城外,集结地。
一支堪称奇观的混合运输队已然就绪。
章邯亲率的“黑冰台雪橇舰”队打头,流线型的黑色舰体下是特制的冰面悬浮板,无声地散发着冷冽气息。
王离的“长城履带辎重辇”居中,厚重的履带和加固的车厢,给人以坚实可靠之感。
赵佗调来的“南越象骑牵引队”殿后,十余头披挂着厚实毛毡的巨象安静伫立,它们的任务是提供最稳定的初始牵引力,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的人力(象力)保障。
百越女酋越姮姬、九黎大祭司黎妘巫等人也派来了熟悉极地环境的向导和辅助人员。
“运输规则,都清楚了?”章邯一身黑色劲装,面容冷峻,看向王离和赵佗。
王离拍了拍身边一辆长城辇的驾驶舱门,瓮声道:“清楚。哼歌嘛,铺沙子嘛。”他顿了顿,有些别扭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针脚略显粗糙的“长城”造型布娃娃,挂在了驾驶台前,“这是我家小子给的,叫‘小离离’,说能保平安。”
赵佗则指挥着南越战士,给每头巨象的挽具上都套上了色彩鲜艳、织着星纹图案的毛衣,他笑着对好奇打量的人解释:“极寒之地,人心需暖,兽心亦需。让这些大家伙也沾点‘彩虹’的喜气。”
运输开始。沉重的星纹浑天仪被小心地固定在特制的平台上,由混合车队承载着,向着昆仑山脉深处进发。
路途艰险,冰裂带遍布。章邯驾驶着领航雪橇舰,面无表情,但车厢内却回荡着他用低沉嗓音哼唱的、略带跑调的《击壤歌》。刘邦不知用什么办法录了下来,连接上扩音器,当成车队行进背景音乐循环播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朴的歌声在冰原上飘荡,配合着王离辇车下〈沙量〉卷轴自动逸出的星辉沙粒,精准地填补着冰面的细微裂痕,确保车队平稳通过。
这奇异的组合——冰冷的钢铁洪流,温暖的儿歌声,彩色的象毛衣,以及那个小小的“长城”布娃娃——构成了一幅前所未有的画面。硬汉的柔情,在此刻显得格外动人。
下井期(24–48时辰)·深溟之眼中的回响
昆仑山深处,冰斗湖。
巨大的湖泊如同镶嵌在群山间的蓝宝石,湖心便是那直径三十丈、深不见底的“深溟之眼”。寒气刺骨,竖井内壁光滑如镜,是天然的真空夹层,吞噬一切声音。
公输墨轩和玄玑子联手,引导〈风量〉卷轴的能量,在竖井中构筑了一道无形的“星能气流电梯”。
“放松,调整呼吸。”公输墨轩提醒即将下井的七人(嬴政、项羽、韩信、萧何、张良、刘邦、冯劫),“你们的呼吸,便是升降的凭依。心绪越宁,下降越稳。若生恐慌,气流会将你们托回。”
众人点头,依次踏入那看似虚无的井口。身体被柔和的气流包裹,开始缓缓下沉。
井内,绝对的寂静,只有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被无限放大。
下降100米。
井壁突然泛起微光,投射出一段影像——
嬴政面前,是沙丘宫那个混乱的夜晚,年轻的他(子婴视角)躺在床上,气息奄奄,而一道模糊的、与他轮廓一致的影子,正拿起笔,在那份被篡改的遗诏上,代他签下了名字。影子的动作带着一种决绝的悲凉。
嬴政瞳孔微缩,呼吸骤乱了一瞬,身体立刻停止下沉,甚至有上浮的趋势。他立刻闭目,深深吸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睁眼时,他看向那影子,声音低沉却清晰:“昔日之辱,非你之过。多谢……代承。此后,朕亲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