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签约仪式刚落幕,马来西亚槟城市政厅就向中国智慧产业联盟发来项目招标邀请 —— 作为马来西亚最早发展的城市之一,槟城拥有大量建成超过 30 年的老旧社区,这些社区因管道老化、电路陈旧,火灾和漏水事故频发。仅去年一年,槟城就发生老旧社区火灾 28 起、管道爆裂漏水事件 56 起,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多次导致人员受伤。此次社区安全升级项目预算 4.2 亿人民币,计划覆盖全市 20 个老旧社区,核心需求是 “实时监测安全隐患,提前预警事故风险”。
联盟接到邀请后,迅速组建专项小组。考虑到项目的核心是 “隐患监测”,林辰当即决定由成都云感科技主导智能传感器研发 —— 作为国内顶尖的传感器企业,云感科技生产的低功耗传感器已应用于国内 500 多个社区,在烟雾、湿度、温度监测方面有着成熟技术;辰星科技则负责安防系统适配,将传感器数据与现有安防平台打通,实现 “监测 - 预警 - 处置” 的闭环。“槟城老旧社区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美观度要求高,传感器不能太大太显眼;而且社区物业的技术能力有限,系统操作必须简单易懂。” 林辰在专项小组首次会议上,明确了两个关键需求。
专项小组随即前往槟城展开调研。在乔治市的 “乔治老街社区”—— 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旧社区,团队看到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部分居民楼的电线裸露在外,外层绝缘皮已开裂;地下管道因年久失修,多处出现渗水痕迹;社区楼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居民逃生困难。“上个月隔壁楼就因为电线老化起火,幸好发现及时,不然整栋楼都要遭殃。” 社区居民陈亚妹指着墙上的火灾痕迹,语气中满是担忧,“我们也想装监测设备,但之前看的传感器又大又丑,装在墙上影响美观,物业也说操作太复杂,没人会用。”
这些反馈让云感科技的研发团队明确了方向。回到成都后,研发总监张伟带领团队启动 “多合一智能传感器” 的定制开发。为解决 “体积大” 的问题,团队采用微型芯片和超薄外壳设计,将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整合到一起,最终成品仅手掌大小,厚度不足 2 厘米,可直接嵌入墙体或吸附在天花板上,与老旧社区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我们还特意将传感器外壳颜色做成米白色和浅灰色,适配大多数社区的墙面颜色,最大程度降低视觉干扰。” 张伟介绍道。
在功能上,团队针对槟城老旧社区的特点做了优化:烟雾浓度监测采用 “双光源探测” 技术,能精准区分 “烹饪油烟” 和 “火灾烟雾”,避免误报;管道湿度监测增加 “深度探测” 功能,不仅能检测表面渗水,还能识别管道内部的轻微漏水,提前预警管道爆裂风险;电路温度监测则设定了分级预警阈值 —— 当温度超过 60℃时发送 “提醒预警”,超过 80℃时发送 “紧急预警”,给物业和居民留出足够的处置时间。
与此同时,辰星科技的技术团队也在同步优化安防系统后台。他们开发了专门的 “传感器数据接入模块”,将云感科技的传感器数据实时接入安防平台:一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系统会在 3 秒内生成预警信息,包含异常位置、异常类型(如 “烟雾浓度超标”“管道湿度异常”“电路温度过高”)、风险等级,并同步推送至物业的管理后台、社区民警的智能终端和居民的手机 APP;更关键的是,系统还能联动社区的其他设备 —— 若检测到火灾风险,自动指令电梯降至一楼并停止运行,防止居民被困;若检测到管道漏水,自动关闭对应的燃气阀门,避免燃气泄漏与积水接触引发危险。
为了让物业人员快速上手,团队还简化了系统操作界面,将复杂的数据分析转化为 “红黄绿” 三色预警标识,物业人员只需点击对应标识,就能查看详细信息并一键推送预警给居民。“我们还制作了马来语和英语的操作手册,录制了 3 分钟的简易教程视频,确保物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学会。” 辰星科技的工程师李岩说。
方案完成后,联盟团队在乔治老街社区选取 10 栋居民楼做试点,安装了 200 台 “多合一智能传感器”,并完成与社区安防系统、电梯、燃气阀门的联动调试。试点第三周,就成功预防了一起火灾事故 —— 某天下午 2 点,社区 3 栋 2 单元的一户居民家,因电线老化产生轻微烟雾,屋内的传感器立刻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5 秒内触发 “紧急预警”。社区物业经理王建国的手机 APP 首先收到预警信息,同时社区安防系统的警报声响起,电梯自动降至一楼,燃气阀门也随之关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