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公益课还没开始,中医馆的门就被一阵缓慢的拐杖声推开。72岁的王大爷拄着不锈钢拐杖,一步一挪地走进来,深蓝色的中山装外套上沾着点晨露,脸色蜡黄,眼下的乌青重得像蒙了层灰,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透明药盒,里面装着胰岛素笔和几板白色药片。
“苏医生,您早啊……”王大爷声音发颤,找了个离门最近的位置坐下,刚坐稳就忍不住咳嗽起来,咳得肩膀都在抖。张阿姨正在帮苏砚整理穴位图,见状赶紧递过一杯温水:“王大爷,您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王大爷接过水杯,喝了两口才缓过来,叹了口气说:“别提了,这糖尿病闹的。我每天打18个单位的胰岛素,还得吃两种降糖药,可血糖还是不稳定,昨天测空腹都到8.5mmol/L了。我儿子给我用了顾氏的AI健康管家,输入数据后,AI直接建议我把胰岛素加到22个单位,还让我加一种新药……”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一个蓝色图标APP,屏幕上跳出一行加粗的白色字体:“患者血糖持续偏高,建议24小时内增加胰岛素剂量22%,联合使用SGLT-2抑制剂,降低低血糖风险。”
围过来的老人们都凑着看手机,纷纷议论:“AI还能管吃药啊?”“8.5确实高,可加药会不会有副作用?”“王大爷你这身体,能扛得住这么多药吗?”
王大爷苦笑着摇头:“我也怕啊,可儿子说AI是‘科学’,比人靠谱。我昨天吃了新药,夜里起夜好几次,还总觉得心慌,今天实在熬不住了,想来问问苏医生,有没有别的办法……”
苏砚刚给前一位老人讲解完揉太冲穴的手法,闻言立刻走过来,蹲在王大爷面前:“王大爷,您先别着急,我给您搭搭脉,看看情况。” 她伸出右手,指尖轻轻搭在王大爷的手腕上——脉象沉细无力,像断了线的风筝,忽轻忽重,这是典型的气虚脉象。她又看了看王大爷的舌苔:舌淡苔白,舌边有齿痕,连嘴唇都是淡粉色的,没有一点血色。
“王大爷,您是不是总觉得没力气,走路没两步就喘?”苏砚问,“而且就算口渴,也不想喝太多水,喝了还容易腹胀?”
王大爷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对对对!苏医生您怎么知道?我每天都觉得浑身沉得慌,连端碗都费劲,口渴也不敢多喝,一喝就觉得肚子胀得难受,晚上还睡不好。”
“这就对了。”苏砚站起身,拿过一张白纸,用笔画了个简单的人体经络图,指着“足三里穴”的位置,“您这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但不是常见的阴虚型,而是气虚型。气虚了,就没法把身体里的津液运送到该去的地方,所以才会口渴却不想喝;气血运不动,血糖就堆在血管里,吃药打针只能暂时降下来,却治不了根。”
她顿了顿,指着经络图继续说:“足三里穴是‘健脾益气第一穴’,在膝盖下面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的位置。您每天按揉这个穴位,再配合针灸刺激,能帮您补气血、健脾胃,气血通了,血糖自然就能稳下来。至于胰岛素,我建议您先试着减10%,从18个单位降到16个单位,新药先停了,一周后再来复查血糖,您看行吗?”
“减药?”王大爷猛地坐直身体,眼睛瞪得溜圆,“苏医生,您没开玩笑吧?AI让我加药,您让我减药,万一血糖更高了怎么办?我这心脏可经不起折腾啊!” 旁边的老人们也跟着担心:“是啊苏医生,减药可不是小事,别出危险啊!”“要不还是听AI的,先加一点试试?”
苏砚理解大家的担心,她拿起王大爷的胰岛素笔,仔细看了看剂量刻度:“王大爷,我知道您怕,但您现在的情况,是药吃太多了伤了脾胃,才会觉得心慌、腹胀。咱们减的10%剂量很少,而且有针灸和按摩补气血,不会让血糖突然升高的。您要是不放心,每天测三次血糖,早上空腹、中午饭后两小时、晚上睡前,把数据记下来,有任何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我24小时开机。”
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写上自己的手机号,递给王大爷:“您看,这是我的电话,不管是凌晨两点还是早上五点,只要您觉得不舒服,随时打给我。而且我每周都在馆里,您要是想过来,随时都能找到我。”
王大爷看着小本子上工整的字迹,又看了看苏砚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少了些。他想起之前听说苏砚拒收顾晏辰的昂贵设备,靠老煮锅消毒也能把公益课办得红火,又想起自己吃新药后的难受劲儿,咬了咬牙:“好!苏医生,我信您!我听您的,减药,按您说的揉穴位!”
苏砚立刻教王大爷找足三里穴:“您用右手拇指,找到膝盖下四横指的位置,再往外挪一横指,按下去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了。按的时候要用点力,但别太疼,顺时针揉,每次揉3分钟,每天揉两次,早上起床后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 她握着王大爷的手,一点点调整位置和力度,“您试试,是不是有酸胀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