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透过中医馆的玻璃窗,苏砚就攥着手机站在诊桌前,屏幕上是顾晏辰的号码,已经拨了第五遍,还是无人接听。昨晚电话里那声刺耳的刹车声,像根刺扎在她心里,直到凌晨都没合眼。
“苏医生,王奶奶他们来了,说等着做针灸呢。”助手小张端着消毒盘过来,脸色有些为难,“就是……咱们那台旧消毒机又坏了,针灸针消不了毒,这可咋整?”
苏砚顺着小张的目光看向墙角,那台用了三年的消毒机外壳都泛黄了,昨晚还勉强能用,今早通电后只嗡嗡响,针管放进去根本没反应。诊室外,王奶奶扶着门框探头:“小苏啊,要是设备不行,我就明天再来,不碍事的——就是我这老腰,昨天扎完舒服多了,想趁着眼下好利索再巩固巩固。”
“王奶奶您先进来坐,别着凉。”苏砚连忙迎上去,扶着老人到诊椅上,心里却犯了难。中医馆刚开半年,盈利勉强够交租金,新的消毒设备要三万多,她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昨晚顾晏辰的电话突然断了,现在联系不上人,她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出了意外。
“砚砚,你别着急。”闺蜜姜瑶的电话突然打进来,声音里带着安抚,“我刚才问了交警朋友,昨晚郊区没出严重车祸,顾晏辰的车可能就是爆胎了,人应该没事——他那种身份,就算出事,顾家也会第一时间报信的。”
苏砚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些,却还是忍不住皱眉:“可他电话一直打不通……还有,馆里的消毒机坏了,患者等着针灸,我总不能让他们用没消毒的针吧?”
“消毒机的事我帮你想想办法,”姜瑶顿了顿,又压低声音,“对了,我昨晚查匿名账户查到点眉目,那个给康泰电子打钱的账户,虽然没实名,但开户行是顾氏集团合作的银行,说不定跟顾晏辰他妈有关!你要是见到顾晏辰,可得问问这事。”
挂了电话,苏砚刚想跟王奶奶解释情况,中医馆的玻璃门突然被推开,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扛着几个大纸箱走进来,身上还沾着点雨水。“请问是苏砚苏医生吗?”其中一个男人问道,声音有些沙哑,“这里有您的快递,麻烦签收一下。”
“我的快递?”苏砚愣了一下,她最近没买东西,更没买这么大的箱子,“你们是不是送错了?我没订……”
“没错,地址就是这里,收货人写的‘中医馆苏医生’。”男人把签收单递过来,上面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串模糊的快递单号,“我们只管送货,别的不清楚,您签了字我们就走。”
苏砚犹豫着签了字,看着两个男人扛着箱子进了里间,放下就匆匆离开,连水都没喝一口。她和小张一起拆开最上面的箱子,里面整齐地码着十套崭新的消毒设备,银灰色的机身光滑发亮,没有任何品牌标识,连按钮上的文字都是中性的“电源”“消毒”,看不出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我的天,这是进口的吧?”小张伸手摸了摸设备,“我之前在大医院实习见过,这种消毒机一台就要五千多,十台就是五万!谁这么大手笔啊?”
苏砚也觉得诧异,指尖划过冰冷的机身,突然想起昨晚顾晏辰挂电话前的语气,还有上一章他说要准备设备的事——难道是他送的?可他为什么不署名?是怕她拒绝,还是有别的目的?
她蹲下身,想看看箱子里有没有其他东西,指尖突然触到泡沫夹层里的硬纸板。苏砚心里一动,小心翼翼地把泡沫掀开,一张泛黄的纸页从夹层里掉了出来,落在她的掌心。
纸页只有巴掌大,边缘有些磨损,上面是用朱砂写的字迹,笔画遒劲,带着熟悉的笔锋——是母亲苏清婉的字!苏砚的指尖瞬间开始颤抖,连忙把纸页凑到眼前,朱砂的颜色还很鲜亮,显然是保存得很好,上面写着:“康泰电子路由器,型号KT-2022,今日检测辐射值0.81W/kg,超标3倍,已记录入患儿病例,顾曼琴那边需盯紧,别让她改数据。”
末尾还画着一个小小的金银花符号——那是母亲和张姐当年约定的暗号,代表“信息重要,需妥善保存”。
苏砚的心脏“砰砰”狂跳,手里的纸页像有千斤重。康泰路由器、辐射超标、顾曼琴改数据——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正好印证了她之前的猜测:母亲当年的“误诊”,根本不是医术问题,而是顾曼琴为了掩盖路由器辐射超标的真相,故意篡改了数据!
“苏医生,你怎么了?”小张见她脸色发白,连忙递过一杯水,“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没事。”苏砚深吸一口气,把纸页小心翼翼地夹进母亲的旧笔记里,指尖还留着朱砂的触感,“小张,你先把消毒机装上,咱们先给王奶奶他们做针灸,剩下的事,我慢慢想。”
消毒机很快安装好了,通电后发出轻微的嗡鸣声,指示灯变成绿色,显示可以使用。王奶奶躺在诊椅上,苏砚给她扎“肾俞穴”时,老人突然说:“小苏啊,刚才送箱子的人,我好像在顾氏集团门口见过,穿的就是这种蓝色工装——不过他们刚才戴了口罩,我也不敢确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