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衣冠拜冕旒】
九重宫门在晨曦中次第开启,冰冷的玉石台阶反射着初升的阳光,将宽阔的丹墀映照得一片金红。
澧朝的都城上京,迎来了它名为“万邦朝觐”的盛典。
沿着笔直的御道两侧,身披明光铠的禁军士兵如同铁铸的雕像般伫立。
他们手中的金瓜、钺斧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盔顶的红缨纹丝不动。
巨大的龙旗、凤帜、日轮幡、月牙徽在风中舒卷,发出沉闷的拍打声。
西域使团 裹着防风沙头巾、身着织金锦袍的人们牵引着高大的骆驼,驼背上沉重的箱笼盖布下,隐约露出宝石的棱角和象牙的弧度。
为首的老者手持一柄镶嵌硕大绿松石的黄金权杖,深陷的眼窝扫视着周遭。
南洋使团 肤色黝黑、头插艳丽羽毛、身披彩色纱笼的人群,抬着巨大的玳瑁壳、装满珍珠与珊瑚的箱箧,以及密封的琉璃罐。几只羽毛极其艳丽的禽鸟和脖颈修长、形似传说中麒麟的温顺巨兽被绳索牵引,引来看客的目光。
北疆使团:穿着厚重皮裘、发辫粗壮的汉子们,驱赶着皮毛油亮的雪貂、玄狐,以及鬃毛被五彩丝带束起的高头骏马。
领头的北狄王子腰佩弯刀,魁梧的身躯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眼神锐利地掠过金碧辉煌的宫殿。
东海使团:身着宽大丝袍、头戴高冠的岛国使者,姿态最为恭谨。
他们呈上的贡品精巧异常:胎薄如纸的瓷器、光洁如水的丝绸、盛放在沉香木匣中浑圆的珍珠。他们深深弯下腰,几乎与地面平行。
西极使团:肤色黝黑、卷发如云的人群带来了奇特的器物:闪烁着金属光泽、镶嵌着透明镜片的管状物,雕刻着繁复花纹、指针转动的座钟,以及绘满陌生符号和星辰图案的古老羊皮卷。
沉重的朱漆宫门在两名沉默的力士推动下,向内无声地滑开,露出一道深邃的门洞。
来自西羯的使臣阿史那云,深吸了一口门外尚算清冽的空气,抬步,踏入了澧朝帝国皇权的真正心脏——太和殿的内庭。
门洞之后并非直接的大殿,而是一条幽深、高阔的穿廊。
两侧是巨大的、需数人合抱的蟠龙金柱,柱础是整块青玉雕成。
穿廊两侧,每隔十步,便侍立着一名身着青色或深绯色宫袍的内侍。
阿史那云在两名鸿胪寺低阶官员的引导下走在这条仿佛没有尽头的穿廊中。
穿廊尽头,是另一道更为高大、更为沉重的门,门扇上密布着碗口大小的鎏金门钉,排列成威严的阵列。
门前左右各侍立着一名身着明光铠、手持仪戟的金甲武士,引导官员在距金甲武士十步之遥处停下,侧身垂手。
其中一名武士,以极其微小却精准的动作,推开了右侧那扇沉重的门。
门轴转动,发出低沉悠长的“吱呀——”声,阿史那云停顿了一瞬。他解下腰间的佩刀交给门旁一名不知何时出现的、捧着锦垫的内侍。
他抬腿,跨过了那道几乎及膝的高高门槛 。
太和的内部空间极其高广,仰头几乎看不清藻井的细节。
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穹顶,柱身缠绕的金龙在光线下反射着沉静的光泽。
殿内陈设极简,除了御座区域,几乎空无一物,这种空旷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压迫。
殿内大部分区域光线相对柔和,唯有丹陛之上,是光源汇聚之处。
在九层玉阶垒砌的丹陛顶端,是巨大的九龙御座。
李允贤端坐其上。他身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头戴垂有十二旒白玉珠的冕冠。冕旒轻轻晃动,遮挡了部分面容,只留下一个散发着绝对威严的轮廓。
丹陛之下,左右两侧,肃立着帝国的重臣。
他们身着不同品级的朝服,绯紫青绿,色彩分明,如同两道静止的、沉默的墙壁。
所有人都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整个大殿,除了御座区域那一小片光亮下的存在,其余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绝对的寂静与肃穆之中。
阿史那云站在殿门与丹陛之间那片广阔的空地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而无声的舞台中央。
他能感觉到身后那道殿门被缓缓合拢的轻微震动,以及门轴再次发出的悠长声响。
空气沉重得如同水银,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清晰。
他依照预先演练了无数次的礼仪,整理袍袖,向着那高踞于光芒之中、模糊而威严的身影,缓缓地、深深地躬下身去。
鸿胪寺少卿李延龄身着深绯官袍从左侧朝臣的静默阵列中无声地出列,步履平稳地走到丹墀边缘。
“西羯国使臣,阿史那云,觐见陛下,奉其主昆莫王之命,敬献贡礼。”
阿史那云闻声,保持着躬身的姿态,用沉稳而略带异域口音的官话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激起微弱的回响:
“臣,阿史那云,代我主昆莫王,叩问澧朝皇帝陛下圣安。愿陛下福泽绵长,江山永固。”
他身后两名西羯随从停留在最靠近殿门的阴影处,此时捧着早已备好的锦盒,踏着极其谨慎的步伐上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