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离东离开汪氏集团的第三天清晨,我刚走进办公室,小陈就抱着平板电脑急匆匆闯了进来,脸色发白:“汪董,您快看!网上全是关于慈善委员会的负面新闻!”
我放下手中的公文包,接过平板,屏幕上的热搜词条密密麻麻,# 华国慈善委员会 善款失踪# #慈善会长 奢靡生活# #受助家庭被索回扣# 等词条全都标着 “爆” 字。
我随即点开置顶的微博,是一位认证为 “前慈善委员会项目专员” 的用户发布的长文,配图里既有堆积如山的奢侈品购物凭证,也有银行流水截图,甚至还有委员会领导与陌生女子的亲密照片。
“这才三天,怎么会突然爆发?” 我指尖滑动屏幕,目光快速扫过内容。长文开篇就直指核心:“本人曾任职华国慈善委员会项目处五年,亲眼目睹委员会将企业捐赠的善款挪作私用,李离东会长用捐款购买价值百万的豪车,副主任张某某长期包养情妇,仅 2023 年就从扶贫款中支取 80 万用于支付情妇房租……”
评论区早已炸开锅,网友的评论犀利得像手术刀。
“难怪天天盯着企业要钱,原来都进自己腰包了!”
“之前还夸汪氏捐款不积极,合着是挡了他们的财路?”
“那些受助家庭也太惨了吧,拿点救助金还要给回扣,这是人干的事?”
“强烈建议纪委介入!查!往死里查!”
小陈在一旁补充道:“现在各大论坛都在发酵,好多受助家庭开始实名举报。有个西南山区的农户说,去年领助学金时,当地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非要他拿出 30% 当‘手续费’,不然就说他材料造假;还有个单亲妈妈说,曾被要求陪委员会领导吃饭,不然孩子的资助就会中断。”
我点开一个名为 “慈善委员会黑料汇总” 的帖子,里面按 “领导奢靡”“款项挪用”“索贿受贿” 三个板块整理了海量证据。
有网友晒出李离东戴着劳力士手表的照片,配文 “这块表市场价至少 20 万,他一个公职人员哪来的钱?”;还有人贴出委员会年度财务报表,指出 “对外宣称行政开支占比 5%,实际光招待费就花了 800 万”。最触目惊心的是一段录音,里面清晰地传来某工作人员的声音:“想拿资助款?要么给现金,要么让你女儿来陪我们主任吃顿饭,二选一。”
“汪董,您说这会不会是……” 小陈欲言又止,眼神里满是疑惑。
我指尖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不管是谁做的,至少说明慈善委员会的问题早已积重难返。通知公关部,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但暂时不要发声,先看看情况。”
话音刚落,办公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来电显示是陌生号码。我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李离东慌乱又嘶哑的声音:“汪绿萍!是不是你干的?你是不是早就预谋好了?你这是故意和我过不去了,是吗?”
“李会长这话从何说起?” 我语气平静,指尖却点开了录音键,“我正在看网上的新闻,正想问您,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你少装蒜!” 李离东的声音带着哭腔,背景里还能听到摔东西的声响,“除了你,谁会有这么多证据?你故意引我去汪氏,就是为了套我的话,然后放出这些黑料!”
我冷笑一声:“李会长,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我手里的确有你敲诈汪氏的证据,但网上这些内容,涉及你们委员会内部的贪腐、索贿,甚至胁迫受助者,这些我可没有。再说,那么多实名举报的受害者,难道都是我汪氏集团找来的托?”
电话那头突然陷入沉默,只有沉重的喘息声。过了好一会儿,李离东的语气软了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汪董,算我求你了,你赶紧让他们把这些新闻撤了。你想要什么?之前说的四千万,不,两千万,我一分都不要了,甚至可以帮汪氏的基金申请政府补贴,你看行不行?”
“李会长,现在不是谈条件的时候。” 我语气冰冷,“你应该关心的是,怎么向公众解释这些证据,怎么给那些被勒索、被伤害的受助者一个交代。”
“交代?我怎么交代?” 李离东突然激动起来,声音尖利,“那些钱不是我一个人拿的!张副主任、项目处的老刘,他们都有份!还有那些受助者,当初是他们自己愿意给回扣的,现在反过来咬一口!”
“自己愿意?” 我加重了语气,“录音里清清楚楚地显示,你们用资助款威胁单亲妈妈陪酒,逼农户拿出仅有的积蓄当手续费,这叫‘自己愿意’?李会长,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些年你们从慈善事业里捞了多少好处,又害了多少人?”
李离东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在电话那头气急败坏地嘶吼:“汪绿萍,你别得意!要是我被查了,我就说这些都是你教唆的,说你为了逃避监管,故意陷害委员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