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的动作快如闪电,且悄无声息。在锁定张斌的嫌疑后,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如同一只经验丰富的猎豹,潜伏在暗处,编织着收网的细绳。
他调取了张斌近三个月所有的通讯记录(包括加密通讯软件的异常登录地点)、银行流水、亲属账户变动,甚至其名下车辆的行车轨迹和加油记录。技术组的精英们昼夜不停地分析海量数据,寻找着那细微的、足以致命的关联。
突破口出现在一份不起眼的加油发票上。张斌的私家车,在第二批原料入库前三天,曾出现在邻市一个偏僻的加油站。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一个与“鑫源材料”前财务主管(已被捕)有过多次联系的未实名注册号码,其信号基站也短暂覆盖了该区域!更关键的是,周正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张斌妻子一个远房表弟新近在海外开设的账户流水——就在第三批原料“出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一笔来自离岸公司的、数额恰巧与张斌儿子高昂留学费用缺口吻合的款项,悄然汇入!
人证(间接通讯关联)、物证(时空重合)、动机(金钱需求)……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在沈砚舟的案头逐渐清晰、冰冷地呈现。张斌,这个在开发区兢兢业业工作了十几年、平时沉默寡言的老实人形象,在贪婪的侵蚀下彻底崩塌。
无声的抓捕。
行动选在凌晨。当张斌睡眼惺忪地打开家门,看到门外如雕塑般伫立的周正和两名便衣时,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双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没有激烈的反抗,没有歇斯底里的辩解,只有死灰般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完了。
在张斌家中的保险柜夹层里,搜出了几枚特制的、内藏微量稀土氧化物的陶瓷胶囊,以及一台经过改装、能避开仓库金属探测仪的小型精密注射装置。这正是他用来污染原料的工具!人赃并获,铁证如山!
审讯室里,面对如山铁证和沈砚舟隔着单向玻璃投来的冰冷目光,张斌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涕泪横流地交代:是“鑫源材料”垮台后,一个自称“老K”的神秘中间人主动找上他,许以重金,并提供了这种几乎无法被常规检测发现的污染方法和工具。对方对“金种子”项目的工艺细节和原料检测流程了如指掌,甚至能精确指出仓储监控的盲点和换班间隙!他鬼迷心窍,为了儿子的前程,踏入了深渊。至于“老K”的真实身份和背后是谁,他一无所知,所有的联系都是单线、加密且用过即焚。
“老K”……沈砚舟咀嚼着这个代号,眼神更加幽深。这无疑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白手套,是那条“更大的鱼”伸向“金种子”的又一只毒爪。张斌只是最末端的一枚棋子。
炼毒成金,曙光初现。
就在张斌落网的同时,研发中心的灯火已经连续亮了三天三夜。
实验室里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一种近乎凝固的专注。林溪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燃烧着生命之火。她带领着核心团队,围绕被污染的原料,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杂质炼金术”。
“温度梯度再提高5度!保持熔融区超稳态!”
“引入惰性气体脉冲流!在晶核形成前吹扫游离杂质!”
“动态掺杂补偿算法运行!实时修正晶格能垒!”
林溪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一条条指令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落下。巨大的高温熔炼炉发出低沉的轰鸣,复杂的管道系统内,被污染的原料正经历着一场涅盘重生般的苛刻纯化与再生长过程。屏幕上,代表晶格生长稳定性的曲线,在剧烈的波动后,正以一种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的姿态,向上攀升!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着屏幕。王工的拳头攥得发白,小张的额头布满汗珠。这是赌博!是用智慧和意志对抗阴险毒计的最后冲锋!
时间仿佛被拉长。不知过了多久,当代表当前批次材料晶格完整度的最终数值,艰难却稳稳地越过合格线,并最终停留在优秀区间时——
“成功了——!!!”
短暂的死寂后,实验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王工激动地跳了起来,小张和其他几个年轻研究员更是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煎熬,无数次推倒重来的绝望,在这一刻,化作了狂喜的洪流!
林溪没有欢呼。她只是静静地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那象征着胜利的绿色曲线,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她缓缓抬起手,用指尖轻轻触碰着冰冷的屏幕,感受着那数据背后蕴含的、团队用血汗铸就的奇迹。一滴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过她布满疲惫却绽放出惊人光彩的脸颊。
炼毒成金!他们做到了!在最恶毒的暗箭射来之后,他们不仅拔除了毒刺,更将这致命的“毒”,硬生生淬炼成了项目更进一步的阶梯!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信念和意志的凯歌!
风暴眼中的会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