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在林溪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屏幕上是复杂的材料结构模拟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流,但她的大脑却无法完全聚焦于此。那粒金属碎屑、通风口的阴影、液压钳的刮痕,还有那句“流沙”的警告,如同鬼魅般在脑海中盘旋。
门口传来极轻的叩击声,随即门被推开。沈砚舟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身上已经换了深色的家居服,发梢还有些湿润,带着沐浴后的清新气息。
“还在看?”他将果盘放在桌角,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表,“牛奶看来没起到安神效果。”
林溪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坦言:“静不下心。很多碎片,拼不起来。”
沈砚舟没有说什么“别想了”之类的安慰话,他只是拉过旁边一把椅子坐下,用叉子叉起一块苹果递给她。“那就说说看。或许局外人能听到不一样的东西。”
他的态度平静而自然,仿佛只是在提议讨论一个普通的项目难题。这种不带过度关切却充满信任的姿态,恰恰给了林溪倾诉的空间。
她接过苹果,却没有吃,沉吟片刻,终于将实验室的异常数据、神秘短信、金属碎屑的鉴定结果以及通风检修口的发现,选择性地、清晰地告诉了他。省略了部分可能涉及更高保密层级的技术细节,但核心信息和她的疑虑都摊开在了台灯温暖的光晕下。
沈砚舟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膝盖,眼神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显得格外专注。直到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冷静:
“目标明确,手段专业,熟悉内情,且能精准规避你们的常规安防。这不像普通的商业间谍。”
“我也这么认为。”林溪点头,“对方像是在测试,或者说……在验证什么。”
“验证‘流沙’的存在?或者激活它?”沈砚舟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林溪的心猛地一缩:“最坏的可能性。”
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台灯的光晕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墙上,靠得很近。
“周工提到的液压钳型号,”沈砚舟再次开口,思路清晰,“M系列和P型,进口管控严格,流通范围有限。虽然追查购买记录希望渺茫,但或许可以从近期入境人员、特别是以技术交流或维修名义入境的人员名单里筛一下?尤其是能接触到实验室核心区布局信息,或者对精密环境模拟系统有深入了解的。”
林溪眼眸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她暂时还没完全深入的方向!实验室近期确实接待过几批国内外交流团队和设备供应商的售后工程师。
“还有,”沈砚舟继续道,目光转向她,“你刚才提到,异常数据波动精准地卡在安全阈值之下。这说明对方极其了解你们系统的报警触发机制。能接触到这套机制核心参数的人,范围应该不大吧?”
又一个精准的点拨!林溪瞬间感到思路被打开了一道新的缺口。内部人员嫌疑的排查范围可以进一步缩小了。
“谢谢你,”她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一丝豁然开朗和由衷的感激,“这两个角度很重要。”
“我只是提供了一点旁观者的猜测。”沈砚舟微微摇头,语气依旧平淡,却伸手过去,轻轻握了握她放在桌面上的手,“最终的判断和行动,需要你来决定。”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林溪反手握住他,指尖传来坚定的力度。
“我知道。”她点头。
就在这时,她的加密邮箱提示收到新邮件。发件人是她委托进行深度代码扫描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
邮件标题是:「紧急:发现可疑非授权代码模块」。
林溪的心跳陡然加速,立刻点开邮件。
内容很简短,却字字千钧:「在林博士您指定的深度扫描中,于环境模拟控制系统的底层驱动库中发现一段高度隐蔽的冗余代码。该代码被激活后,会在特定条件下(疑似与三次异常能量峰值模式吻合)执行一系列非指令操作,轻微修改模拟环境的基础参数,偏差值极小,但可能产生累积效应,或是在为某个更大规模的触发做准备。代码嵌入时间约为97天前,数字签名被伪造,伪装成了一次常规安全更新。」
97天前!林溪迅速在脑中回溯那个时间点对应的项目进程和人员变动。那段代码就像一颗被精心埋设的地雷,等待着一个引爆指令。
“流沙……”她喃喃自语,背后泛起一层冷汗。对方的阴谋远比她想象的更深入、更耐心。
沈砚舟看到了她瞬间变得苍白的脸色和凝重的神情,他没有追问邮件内容,只是手上的力道稍稍加重,无声地传递着支持。
林溪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两步,眼神锐利如刀。“我必须立刻回实验室!”
“现在?”沈砚舟蹙眉看向窗外浓重的夜色。
“必须立刻弄清楚这段代码的具体功能和他们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每一分钟都可能产生新的变数!”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是属于林溪博士的锋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