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光透过薄雾,温柔地洒在云川区的街道上。星宇轻轻拉开窗帘,看着仍在熟睡的映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是他们婚后第一次真正的假期,没有任何工作安排,没有会议电话,只有彼此和即将开始的旅程。
“嗯...几点了?”映真揉着眼睛醒来,看到已经收拾好的行李箱,突然意识到,“今天是我们出发的日子!”
星宇坐在床边,温柔地理了理她的发丝:“所有设备都静音了,公司也安排好了。接下来的三周,只有你和我。”
映真像孩子般兴奋地跳起来:“我们的第一站是杭州,对吧?我已经期待好久了!”
飞机降落在杭州时,正值午后细雨蒙蒙。两人放下行李就直奔西湖,撑着伞沿苏堤漫步。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韵味,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仿佛置身水墨画中。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也是下雨天吗?”星宇突然问,“在清华园,你坚持不打伞,说雨水能让人清醒思考。”
映真轻笑:“那时我多幼稚啊。现在才知道,共享一把伞比独自淋雨温暖多了。”
走到断桥残雪景点时,他们发现一个老人在湖边写书法,用水当墨,以地为纸,字迹随写随消,却飘逸非凡。
“老人家,您写的这是什么体?”映真好奇地问。
老人抬头微笑:“随波体。就像这湖水,随形就势,自然天成。”他打量二人,“你们是新婚夫妇吧?我送你们一幅字。”
老人蘸水写下“山水知音”四个大字,笔势流畅如行云流水:“真正的知音,如山水相依,既独立又相映成趣。”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两人。确实,他们的关系就像山水——星宇如山般稳重可靠,映真如水般灵动睿智,各自独立又相得益彰。
第二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去看日出。站在宝石山上,看着朝阳从湖面升起,将天地染成金红色,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
“有时候忘了世界这么美。”映真靠在星宇肩上轻声说,“我们总是忙于改变世界,却忘了欣赏世界。”
星宇搂紧她:“那就这次看个够。”
在杭州的几天,他们像普通游客一样逛遍各大景点,但最珍贵的却是不经意间的小发现:巷弄深处的茶室,当地人推荐的面馆,还有那个教映真做西湖醋鱼的老师傅。
“您的醋鱼为什么特别好吃?”星宇好奇地问老师傅。
老师傅笑道:“火候和心境都要到位。做菜如做人,急不得,慢不得,要刚刚好。”
这句话让他们若有所思。或许工作和生活也是如此,需要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下一站是成都。飞机刚落地,麻辣鲜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放下行李,两人直奔宽窄巷子。
“这个好吃!那个也想尝尝!”映真一改往日的理性克制,像个孩子般兴奋地尝试各种小吃。
星宇笑着跟在她后面付钱:“原来苏大学者也有这么吃货的一面。”
最有趣的经历是在一个茶馆里听评书。老先生讲的是三国故事,声情并茂,听得两人如痴如醉。结束后,星宇好奇地问:“您讲了多少年评书了?”
“整整六十年喽。”老先生眼睛眯成一条缝,“每个故事讲了千百遍,但每次都有新体会。就像你们年轻人玩的那个什么...迭代更新?”
映真惊讶不已:“您还知道迭代?”
“我孙子搞互联网的嘛。”老先生笑道,“其实啊,评书和你们搞创新一样——形式可以变,但内核不能丢;技术可以新,但人心不能忘。”
这句话精准地道出了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那晚,两人在酒店阳台上喝着茶,聊到深夜。
“也许我们该重新思考创新的本质。”映真若有所悟,“不是追求最新最炫,而是解决真实问题,温暖真实人心。”
星宇点头:“就像那位评书先生,用最传统的方式,传递最永恒的价值观。”
在成都的最后一天,他们去了大熊猫基地。看着那些憨态可掬的小家伙,两人都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它们提醒我们,生活可以简单而快乐。”星宇看着一只熊猫笨拙地爬树,忍不住笑道。
映真突然想起什么:“记得我们第一次争论吗?关于算法效率和人性的平衡。现在看,就像熊猫——既要保持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又要适应吃竹子的生活,进化找到了平衡点。”
星宇惊讶地看着她:“你总是能从一个新角度看问题。”
映真微笑:“因为你让我感到安全,敢分享这些奇怪的想法。”
下一站是西安。站在兵马俑前,两人都被深深震撼。数千年前的艺术品,每个面孔都独一无二,仿佛能透过泥土看到那个时代的灵魂。
“科技会过时,但艺术和人性永恒。”映真轻声说,“也许我们的工作就是用好科技,服务永恒的人性。”
星宇若有所思:“就像这些陶俑,制作者早已不在,但感动依然传递。好的创新也应该如此——超越时代,直指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