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快!快扶住老师!”
场面顿时乱成一团。
观礼台上,太子朱标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他身边的谋士早就吓得冷汗直流,低着头不敢出声。
输了。
输得一塌糊涂。
他们本以为这是一场必胜的阳谋,动用了儒家最厉害的人物,占尽了道理和礼法,甚至把全京城的百姓都叫来看热闹,就是要把萧济安钉死在耻辱柱上,给他安个武夫乱政、不学无术的罪名。
可谁能想到,萧济安非但没被钉死,反而踩着他们搭好的台子,借着他们煽动的民意,完成了一场神迹般的封圣!
从今天起,天下人再提起“济世亲王”这四个字,脑海里出现的,不光是那个勇猛无比的定北王,在疫区拯救万民的英雄,更是一位敢为民请命、为学问正名、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当世大儒!
“疯子……这家伙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他到底还藏着多少底牌?”
一旁的刘邦更是坐立不安,嘴里念叨着。
“有意思……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五哥,你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那么下一次,愚弟也一定会,还你一份大礼。”
六皇子司马懿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眼里的光芒反而更亮了。
龙椅之上,天武大帝的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太大变化。
他只是静静看着,静静听着。
当那山呼海啸般的“为天下苍生”响起时,他敲着扶手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身旁那几个脸色煞白的儿子,又看了一眼高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儿子。
最终什么也没说,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转身离去。
皇帝的离开,并没有让广场上的狂热有丝毫减退。
孔文正那群大儒,则是在学子们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失魂落魄的走了。
他们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却一个个面如死灰,步履蹒跚,那佝偻的背影,像是被抽走了毕生引以为傲的脊梁。
萧济安没有再多看那些失魂落魄的大儒一眼,他对着观礼台上那远去的背影,躬身一揖,随即在宋濂和茅元仪的陪同下,走下了高台。
之前还对他满怀敌意的几千名国子监监生,不约而同的向两旁退开,让出一条宽阔的道路。
他们的目光很复杂,有震惊,有羞愧,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崇拜。
“殿下……”
一个站在最前面的年轻监生看着从他面前走过的萧济安,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涨红了脸,对着萧济安的背影,深深鞠了一躬。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道路两旁成百上千的青衿学子,一个接一个的都对着那道玄色身影躬身行礼。
他们没有说话,但这无声的、发自内心的敬意,远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
宋濂跟在萧济安身后,看着这幅画面,激动的热泪盈眶。
走出人群,坐上返回王府的马车,茅元仪和宋濂两人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激动和震撼中,久久无法平复。
“殿下!您……您今天那篇《为民学论》,必将名垂青史!”
“学生……学生斗胆,恳请殿下恩准,让学生将其拓印百份,传阅天下士子!”
宋濂的声音都在颤抖。
萧济安靠在车壁上,闭着眼睛,脸上带着疲惫。
那篇文章,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神。
他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
宋濂一愣:
“殿下,这……这是为什么?如此雄文,若不能传世,岂非……”
“先生放心,用不着我们,有人比我们更急着让它传遍天下。”
事实正如萧济安所料。
那篇《为民学论》,在辩论会结束的时,就被无数人用惊人的热情疯抢传抄。
“快!快抄录下来!”
“纸呢?我的纸呢?谁有笔墨?借我用用!此等千古奇文,要是不能亲手抄录,真是毕生的遗憾!”
“别挤!都别挤!让我看一眼!就看一眼那句‘穷经皓首,若不能为饥民谋一粒粟,则经义与废纸何异’!”
整个国子监广场,陷入了一种对知识与真理的原始渴望之中。
之前那些看不起萧济安的监生们,此刻却争先恐后的围着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一个字一个字的将那篇足以颠覆他们三观的文章,誊抄在自己的衣襟上、书卷上,甚至是手掌上。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而亲手抄录下这篇注定要名垂青史的檄文,就是他们参与历史的最好证明。
那些被挡在外围,无法靠近的百姓和士子,更是心急如焚。
“兄台!能不能把你抄录的雄文,借小弟看一眼?”
“这位公子,您那份墨宝,我出十两银子买了!”
“一百两!我出一百两!我只要那句‘学不济世,何以学为’!”
辩论会结束不到半个时辰。
《为民学论》的完整内容,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出现在了京城各大书局和印刷作坊的案头。
那些嗅觉敏锐的书商们,瞬间就意识到,这是一笔足以让他们名利双收的大生意!
“快!快!把手头所有的活都停下!立刻排版!印!给我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墨,连夜把这篇文章印出来!”
“加钱!给刻版的师傅加钱!谁能在天黑之前刻出第一版,我赏他一百两银子!”
“不光要印单张的,还要做成册子!封面就用烫金的!书名叫《济世亲王文集》!”
整个京城的印刷行业,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
而那些从国子监亲耳听到那篇文章的学子们,则成了第一批“传道者”。
喜欢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