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口了,
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或许…有一个人可以试试。她精通多国语言,尤其是科技德语和日语,材料化学是她的本行,而且…她对一些古老的、偏门的科技文献似乎也有涉猎…最重要的是,绝对可靠。”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陆铮身上。
“谁?!”
总部专家急切地问。
“我爱人,沈棠。”
陆铮沉声道。
指挥部里安静了几秒。
李副部长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忘了沈顾问!她的知识面之广、之深,我是见识过的!而且她的保密意识和忠诚度毋庸置疑!”
保卫处长有些犹豫:“沈顾问当然是可靠的,但这…这毕竟是高度敏感的间谍案证据,让她介入合适吗?会不会违反纪律?”
总部专家沉吟片刻,
一锤定音:“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沈棠同志的身份和贡献,我们有数。
她的专业背景可能是破解此物的唯一钥匙。
陆副师长,我批准你,以绝密程序,请沈顾问协助!
但必须严格控制知情范围,所有接触必须在安全环境下进行!”
陆铮带着总部的绝密授权,回到了家。
他没有在电话里说,而是选择在书房,关上门,极其严肃地对沈棠说明了情况。
“…情况就是这样。这本笔记是关键,但专家都束手无策。总部经过慎重考虑,希望你能尝试破译它。这涉及最高机密,你可以选择拒绝。”
陆铮将几张关键页的影印件,经过处理,隐去了可能暴露其他情报的信息放在桌上,眼神凝重地看着妻子。
沈棠听完,脸上没有太多惊讶,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她拿起那几张影印件,仔细地看着那些扭曲混杂的文字和符号,目光锐利如刀。
片刻后,
她抬起头,眼神平静而坚定:“我明白了。这东西…确实有点意思。我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相关领域的工具书,以及…可能需要查询一些特殊的旧文献的权限。可以吗?”
她的反应冷静、专业,直接切入技术核心,没有丝毫犹豫或畏难情绪。
陆铮心中大定,
立刻回答:“可以!你需要什么,我立刻协调!指挥部会给你开通一条安全线路,用于查询非密级基础资料。其他要求,全力满足!”
沈棠立刻投入了工作。
书房成了临时的破译中心。
她拒绝了外界的一切干扰。
她首先快速浏览了所有影印件,
初步判断:“这不是标准密码,
更像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混合型记忆编码。
核心是日语科技文献的语法和词汇,
但掺杂了大量旧式术语、自创缩写和化学结构简图。”
她开始运用其强大的语言能力、恐怖的材料学知识储备以及…末世带来的、对各种古老和冷门知识体系的广泛涉猎。
过程极其烧脑:
她需要识别那些扭曲的日文字符,书写者似乎有意变形。
需要将分散的片假名、平假名和汉字词汇组合成有意义的专业术语。
需要理解那些自创符号和数字可能代表的含义,可能是比例、参数、或代号。
更需要结合材料化学的背景知识,
去推断整段记录可能指向的具体物质或工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沈棠完全沉浸其中,
草稿纸上写满了各种可能的组合、推断和注释。
她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快速翻阅工具书,时而查询某些古老术语的出处。
陆铮守在门外,心中焦急但不敢打扰。
数小时后,书房门开了。
沈棠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
她手里拿着几张写满译文和注释的纸。
“破译了大部分关键内容。”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本笔记,记录的不是一般的间谍指令。它是一个代号‘残阳’的绝密计划的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和一份藏宝图。”
“什么?!”
陆铮和闻讯赶来的保卫处长、李副部长都惊呆了。
沈棠继续解释,语气凝重:
“根据笔记记载,
二战末期,日子关东军一支秘密部队,
代号‘樱机关’在东北某处极隐秘地点,坐标被加密,
我破译出的部分指向大兴安岭余脉某处建立了一个秘密化学武器研究所,
主要研究和制造一种代号‘黄雨’的新型持久性神经毒剂及其解毒剂。”
“笔记里记录了部分‘黄雨’的合成路线、稳定性数据和少量人体实验效果,极其残忍,以及解毒剂研究的困境。
日子战败投降时,
该研究所人员仓皇撤离,
据说将大量研究资料、成品、半成品毒剂以及可能存在的解毒剂样本就地秘密掩埋或封存,
企图日后卷土重来或进行交易。”
“这个间谍组织‘夜枭’及其上线,他们的终极任务之一,很可能就是寻找并获取这批遗留的化学武器和相关技术!这本笔记,是‘夜枭’根据其上线传递的碎片信息,结合自身化学背景,尝试还原和记录的关键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