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小红楼外围。
他没有直接介入调查,而是与保卫处长密谈了许久。
基于他对敌特手段的了解,他提出了一个关键判断:
“内部排查必须继续,但绝不能放松对外线的监控。
盗窃者得手后,最关键的一步是将情报传递出去。
图纸不可能长时间藏在身上,对方一定会急于联系上线。
我们要双管齐下,内紧外松,给对方制造传递情报的机会,然后……人赃并获!”
根据他的建议,保卫处调整了策略。
表面上,小红楼的封锁和内部审查依然严格,给内鬼施加巨大心理压力;
暗地里,对已知的几个可疑“死信箱”和与周晓芸、小赵等有过接触的人员的监控,提升到了最高级别。
同时,对后山可疑区域的秘密巡逻也加强了,尤其是发现了新鲜脚印的方向。
果然,在图纸失窃后的第三天夜里,
监控点传来消息:那个经常来收废品的“老农”,已确认是冒牌货,并且再次出现。
这次他没有靠近大院,而是在距离大院西门两公里外的一个废弃的砖窑附近徘徊了许久,似乎在等待什么。
而在砖窑一个隐蔽的通风口内,
侦察员发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塞在砖缝里的细小金属管!
“鱼饵动了!”
陆铮在指挥部接到报告,眼中寒光一闪,
“通知各点位,严密监视砖窑周边所有可疑人员,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打草惊蛇!我们要放长线,钓出背后的大鱼!”
秋雨依旧下个不停,夜色浓重如墨。
小红楼内的紧张与院外墙角砖窑处的寂静等待,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对比。
失窃的图纸如同一颗已经拔掉保险销的手榴弹,
握在未知的敌人手中,而“利剑”小组和保卫部门的反击,也已然悄无声息地展开。
谁先找到对方的关键弱点,
谁就能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占据先机。
风雨之夜,猎手与猎物的角色,随时可能互换。
图纸失窃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在极小的知情人圈子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表面却维持着可怕的平静。
师部下达了严格的封口令,所有相关人员被要求正常工作,不得私下议论,违者将受到严厉惩处。
这种外松内紧的策略,让整个研究院笼罩在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之下。
小红楼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研究人员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和偶尔开关门的轻响。
每个房间都门窗紧闭,
仿佛都在竭力保守着一个共同的、耻辱的秘密。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猜疑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恐惧。
沈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作为项目负责人,自己绝不能先乱。
在总体设计室里,她面对神色各异的组员——老周因愤怒而紧握的双拳、老吴眼中难以掩饰的沮丧与惶恐、小孙和小陈等年轻人脸上显而易见的惊慌,
以及其他成员眼中闪烁的、彼此审视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用尽量平稳却清晰的嗓音说道:
“同志们,图纸失窃,是我们‘利剑’小组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耻辱!敌人用这种卑劣的手段,窃取了我们的心血!”
她的声音略微提高,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但是,他们偷走的只是几张纸,是凝固在纸面上的思路!
他们偷不走我们脑子里日夜演算的数据,
偷不走我们经过无数次失败才积累的经验,
更偷不走我们为国铸剑、让战士手中拥有更强武器的决心!”
她停顿了一下,让话语的力量渗透进每个人的心里。
“现在,自乱阵脚,正是敌人最想看到的!
我们要做的,
第一,是立刻行动起来,每个人负责自己那部分,凭借记忆和备份的零散数据,重新整理、优化,甚至要做得比原来更好!我们要让敌人知道,偷走几张纸,打不垮我们!
第二,”
她的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目光锐利如刀,
“内鬼,就在我们中间,或者说,曾经进出过这栋楼的人里。
他就像一颗毒瘤,必须挖出来!
从现在起,我希望大家不仅专注于技术,更要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任何异常,哪怕再细微,都必须立刻报告!
信任需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在真相大白之前,我们既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也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
沈棠的话像一剂强心针,
暂时稳住了濒临涣散的人心。
组员们默默点头,各自回到工作岗位。
但信任的裂痕已然产生,再也无法回到从前那种毫无芥蒂的状态。
讨论技术问题时,言辞间多了几分谨慎和保留,生怕说多了引来不必要的怀疑;
吃饭休息时,也少了往日的谈笑风生,往往各自沉默地吃完,便匆匆返回工作岗位。一种无形的隔阂,像冰冷的墙壁,立在每个人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