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神总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两束光带正激烈碰撞 —— 左侧是 92 章从被俘无人机中解析出的 “极端天气部署图”,红色标记清晰标注着 “气溶胶播撒区”“上游水库泄洪时间窗口”,下方 “D-Day: 24” 的字样已倒计时至 “D-Day: 03”;右侧是周瑶团队生成的 “物资储备清单”,荧光绿的对勾覆盖了 80% 的条目,只剩 “高海拔防水设备”“应急药品冷链箱” 待补全,而最醒目的空白处,是 “西山桥涵洞应急方案”。
“三天后,这场雨会比我们预估的更狠。” 陈凡的指尖停在西山桥的三维模型上,语气凝重,“气象局说可能达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城区内涝概率 90%—— 而西山桥涵洞是连接城西、城北的唯一物流枢纽,一旦被淹,覆盖 5 个居民区、2 所学校的物资配送会全断。”
陈曦当即起身,战术平板上弹出涵洞的加固方案:“我已经安排人给涵洞加装防水挡板,但工程师说,要是降雨量超过 200 毫米,挡板撑不住。还准备了 200 艘冲锋舟,停在城东、城西两个应急点,涵洞要是断了,就走水路绕路,但至少多花 40 分钟。” 她顿了顿,补充道,“安保队分成 10 个应急小组,每个小组配 3 名持急救证的队员,涵洞周边安排了 5 组人,随时准备救援。”
周瑶推了推眼镜,调出数据报表:“应急物资储备完成 80%,大米、矿泉水够全城 30 万人用 7 天;和 3 家药厂签了优先配送协议,急救药品已提前运到 5 个临时医疗点。但有个问题 —— 刚才接到供应商电话,说有‘神秘买家’在高价抢购冲锋舟和防水布,我们订的 100 套防水设备,现在只到了 60 套。”
苏萌萌抱着厚厚的 “骑手培训手册” 走进来,手册上贴满了彩色便利贴:“我给所有骑手做了 3 轮‘暴雨配送培训’,怎么判断积水深度(超过 30 厘米就不能骑电动车)、怎么用防水袋保护订单、遇到被困市民怎么上报…… 还编了‘应急口诀’,他们都背下来了。对了,我还让骑手们提前熟悉了西山桥周边的小路,万一涵洞断了,能走小巷绕路。”
白月则递来一份《极端天气法律应对方案》,首页用红笔标注着重点:“我梳理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物流企业应急责任规范》,明确了我们配合政府救灾的权责边界;还和保险公司谈好了‘暴雨专项险’,骑手受伤、车辆损坏都能全额赔付。另外,针对可能出现的谣言,我准备了《舆情应对话术手册》,一旦有人抹黑,我们能快速回应。”
陈凡点头,抬手激活系统界面,淡蓝色光幕上跳出新功能提示:【检测到宿主面临大规模自然灾害危机,解锁【气象干预】初级功能——可消耗50%系统能量,在指定区域开辟直径1公里、持续10分钟的“雨隙通道”,冷却时间24小时,建议作为战略级应急底牌】。“这张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不用。” 他看向众人,“我们要靠提前准备,让凡神成为暴雨里的‘城市灯塔’,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接下来的三天,凡神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陈曦带队检查完西山桥涵洞的防水挡板时,指甲缝里还嵌着泥沙;周瑶在物资中转仓守到凌晨,一遍遍催问供应商防水设备的进度,直到确认剩余 40 套会在暴雨前送达才肯休息;苏萌萌跟着骑手跑了 3 趟西山桥周边的小巷,鞋子全湿透了也没察觉 —— 凡城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他们备战的痕迹。
第四天清晨,天空像是被捅破了一样,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不到两小时,城区主干道就积起了齐膝深的水,西山桥涵洞的积水已达 80 厘米,防水挡板在水流冲击下微微晃动。
“东环路积水超过 50 厘米,公交车抛锚了!”
“南小区地下车库被淹,居民被困在楼上!”
“各大超市货架被抢空,进货的货车堵在高速口进不来!”
新闻播报的声音从指挥中心的音箱里传来,屏幕上的 “城市物流状态图” 一片红 —— 传统快递公司的配送点全亮着 “暂停服务” 的红灯,外卖平台的 “订单超时率” 飙升至 80%,只有凡神的配送点,还亮着微弱却坚定的绿光。但更糟的消息接踵而至:
“周姐,不好了!网上开始传我们‘借救灾发国难财’,说我们把应急物资高价卖给居民,还伪造了聊天记录!” 技术部的小吴急急忙忙跑进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满是恶意评论。
“还有,供应商刚才打电话说,剩下的 40 套防水设备被人截胡了!对方出了三倍价格,他们没办法,只能违约!”
周瑶的脸色瞬间变了:“是隐世会!他们不仅放大暴雨,还在断我们的物资、毁我们的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