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日我们来讲《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先生……”
对于辽东传来的消息,程光阳丝毫没有感到意外,每日他还是正常入宫,前往文华殿,为天启帝讲解儒经。
然而天启帝对他的态度,却是变得异常不同了。
程光阳先前曾经说过,朝廷一旦撤换熊廷弼,改任袁应泰,辽东不出两个月就会出现大乱。
当时天启帝完全没当回事,甚至怀疑程光阳是不是把自己当小孩子,故意吓唬自己,心里还不太高兴。
结果现在两个月都还不到,沈阳和辽阳当真就发生剧变。一切的一切,正如程光阳预言的那般。
天启帝懊悔不迭,如今再与程光阳相见,立刻主动放低姿态,开口道:
“先生,前几日都是朕的不对,朕未曾听信先生劝告,乃至有今日之事。如今辽东大败,人心惶惶,应该如何处置后事,请先生教我。”
一旁的魏进忠见状,忙跟着说道:“程先生,如今国事艰难,看在万岁如此恭谦的份上,您若真有什么方略,就不要再藏拙了。”
“魏公公,记得当日你曾对我说过,经筵是用来讲经的,不是让本官议论朝政的,如今为何却又改口呢?”
“这,这……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此前咱家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程先生海涵恕罪。”
“哈哈哈,好了,魏公公不必如此,本官只是开个玩笑,我并非那种小心眼之人。”
见魏进忠满脸尴尬,程光阳笑了笑,起身朝天启帝作拜行礼,脸上很快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徐徐道:
“陛下,沈阳、辽阳相继失陷,奴贼得了如此之多的土地和百姓,臣料定今后我大明边境,只怕再无宁日。不过,局势虽如此崩坏,却也还有挽救的余地。臣这里有些建议,希望陛下仔细斟酌。”
“先生请说,先生请说……”
天启帝如今刚刚继位,对于国事还是比较关心的,听到程光阳有应对之策,连忙询问道。
程光阳眯了眯眼睛,冷声道:
“辽东大败,丢城失地,此事必须严厉追责!原本袁应泰、张铨等一众官员,负有主要责任,但考虑到他们已经自尽,陛下就不必再株连他们的家人了。”
“不过当初上疏,要求陛下撤换熊廷弼,改任袁应泰的那批官员,陛下必须惩治!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初若不是他们不顾大体,肆意妄为,如今怎会惹出这样一场大祸!”
程光阳话中所指的官员,自然是以杨涟、冯三元为首的东林党众言官。
事到如今,程光阳心里清楚,自己和东林党人算是彻底撕破脸皮,没有和解的可能了。将来不是他们完蛋,就是自己完蛋。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他当然要把矛头直指对方,以报上次被诬陷入狱之仇。
“先生所言,确实有道理,不过……”
听了程光阳的话,天启帝先是微微点头,接着却又有些迟疑道:
“不过先前上疏,让朕罢免熊廷弼的,大多是些言官。皇朝留有祖制,不可对言官随意加罪。”
在大明朝,其他官员上疏弹劾同僚,一旦被证明是诬告或者陷害,通常都会被追究责任,只有言官例外,因为言官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可以合法喷人。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如此。
如果遇到强势的皇帝,非要追究言官的责任,那言官照样跑不了,甚至有可能会被下狱处死。
远的不说,明世宗嘉靖帝,就经常打死上疏的言官,尤其是退居西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任何言官敢批评朝政,马上就会被锦衣卫逮捕下狱,严刑拷打。
“陛下,正如方才魏公公所言,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见天启帝对降罪言官之事,似乎有所顾虑,程光阳连忙开口劝说道:
“若那帮人的弹劾,没给朝廷带来损失,倒也罢了,可这次他们惹出了多大的祸患?数万官兵阵亡,几十万百姓陷虏,大半个辽东都丢了!”
“这样的重罪,换作当年太祖爷、成祖爷,别说降罪,早就杀得人头滚滚了!陛下如今只是将他们贬官,已然是仁至义尽!”
天启帝听到这里,感觉程光阳的话有道理,终于被说动了,颔首道:
“好,朕听先生的,先前上疏提议罢免熊廷弼的那批言官,朕明日便传旨,将他们所有人罚俸半年,贬出京城!先生以为这样如何?”
其实按程光阳的想法,仅仅是罚俸和贬官,惩罚力度还是太轻,若能将那帮东林党言官,全部削职为民,逮捕入狱就好了。
不过既然小皇帝已经开口,程光阳也不好在对方面前表现得太过极端,当即点头道:
“陛下英明。”
天启帝继续问道:“先生,除了追责问罪之外,朕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程光阳不假思索道:“陛下接下来,至少还应该做三件事。”
“其一,如今辽东已失,辽西不能再出问题,趁奴酋暂时无力西进,陛下应该立刻下诏,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拱卫辽西,尤其是广宁城,此地极为重要,一定要重兵防御,绝对不容有失!”
广宁城对明朝来说,战略价值非常重大。
此地不但是连接辽东辽西的交通要冲,还是镇守山海关,保卫京城的屏障。
最关键的是,广宁城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后金与漠南蒙古的联系,倘若此地失守,将来后金就算无法突破山海关,也能通过绕道蒙古的方式,从蓟镇方向,直接杀入明朝关内。
历史上,崇祯时代,皇太极六次领兵入关,在华北、河南、山东等地,到处烧杀抢掠,正是因为明朝丢失广宁城所致。
见天启皇帝听得非常认真,程光阳顿了顿,接着说道:
“其二,先前在沈阳和辽阳阵亡的一众将士,陛下可与户部酌情商议,该给抚恤的给抚恤,该给荫封的给荫封,尤其是浑河战死的川军和浙军,他们虽然战败,却是以少敌多,虽败犹荣。”
天启皇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第三件事呢?”
“第三件事,陛下应该立刻下诏,重新启用熊廷弼,让对方出任辽东经略。”
程光阳叹了口气道:“我大明的文武群臣,这些年来只顾着党争,像熊廷弼这种能够一心做实事的,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了……希望陛下珍惜这样的大臣。”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