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谦等人的离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渐渐散去,但深度却已不同。陆见平知道,青桑集这方小池塘,已不再是适合久留。郡城的邀请,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一种必然到来的信号。
他的“逻辑星道”,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更丰富的“数据”来支撑推演。
接下来的日子,他更加深居简出,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两件事上:解析星图,以及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准备。
小石头依旧每日清晨准时到来。她似乎并未察觉即将到来的分别,或者说,她选择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陆见平传授的《基础体术·初篇》上。她的进步肉眼可见,原本瘦弱的身子渐渐有了线条,动作越发流畅协调,甚至能隐隐感觉到她周身有极其微弱的灵气随着呼吸吐纳而自然流转——虽然远未到引气入体的程度,但这份感知和亲和力,已远超寻常凡人。
陆见平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只是指导得越发细致。他甚至根据她的进度,将《基础体术·初篇》稍稍拓展,加入了一些更精妙的发力技巧和简单的气息引导法门,算是为她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他能做的,也仅限于此。未来的路,终究要靠她自己走。
指导完小石头,他便全身心沉浸在星图的研究中。
地下强化聚灵阵持续运转,由蚀金兽核心驱动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精纯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位于阵法核心的黑色星石。
星石表面的银光稳定而明亮,那幅微缩的星辰轨迹图悬浮其上,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稳定。陆见平摒弃杂念,神识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寸寸地“阅读”着这幅浩瀚的星图。
这不是简单的星空图谱。那些闪烁的光点并非随意分布,它们之间的连线构成了极其复杂、却又蕴含着某种深刻数学规律的网络结构。光点有明有暗,连线有粗有细,能量流动的轨迹也并非直线,而是遵循着某种奇特的曲线方程。
“这不是星图……这更像是一种……‘能量拓扑结构模型’?或者是一种……‘多维空间映射算法’?”陆见平越看越是心惊。这星图展现的,并非肉眼可见的星辰,而是一种更为底层、描述能量、空间乃至规则相互关系的抽象结构!
他尝试着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学、数学知识去理解、去建模。某些局部结构,让他联想到了卡拉比-丘流形的复杂几何,另一些能量流动轨迹,则暗合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秩序边界。更多的部分,则完全超出了他现有的知识范畴,充满了未知的奥秘。
“星钥”在他识海中微微震动,仿佛在辅助他理解,传递着一些模糊的、关于“维度”、“折叠”、“弦振”之类的概念碎片,但都残缺不全,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尽管如此,仅仅是理解这残缺星图的一小部分,也让他对灵气的认知、对能量运行方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他之前优化的“基础能量循环协议”,在这星图面前,显得如此简陋和粗糙。
他甚至隐隐感觉到,若能完全解析这幅星图,或许就能找到更高效、更本质的能量利用方式,乃至……触及这个世界的空间法则!
“这星石和‘星钥’,来历绝对非同小可!”陆见平心中愈发肯定。它们指向的,是一条直指大道的捷径,但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数日的废寝忘食(他靠着那罐灵粥和偶尔服用的粗粮饼子度日),他终于将目前能激发出的、约莫十分之一的星图结构,强行记忆并初步理解。更多的部分,因为灵气供给不足或他自身理解力有限,依旧笼罩在迷雾中。
“看来,想要完全解析,要么找到更强大的能量源,要么我自身的境界和对规则的领悟需要极大提升。”陆见平停止了这次深度解析,感到神识一阵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收起星石和转换装置,发现蚀金兽核心的能量已消耗了近三分之一。这让他有些肉疼,这东西可是用一点少一点。
星图研究暂告一段落,他开始着手准备远行。
首先,是整理收获。蚀金兽的核心、骨甲、鳞片、利爪,都是珍贵的材料,尤其是那核心,虽然消耗部分,但依旧价值连城。他将大部分鳞片和利爪留给了青桑集,自己只带了核心、部分骨甲和少量样本。那几块下品灵砂早已用完。最重要的,自然是“星钥”和那块黑色星石。
其次,是规划路线和信息收集。他从陈远留下的几卷杂书游记中,找到了前往黑山郡郡城的粗略地图,了解了沿途的主要城镇和可能遇到的危险区域。他也向偶尔来送些食物的赵莽,打听了一些关于郡城和外界的基本信息。
最后,是处理青桑集的后续。他找到赵莽,将维护简化版“灵枢预警干扰阵”的方法,以及几张他绘制的、具备基础预警和防御功能的简易阵符交给了对方。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