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名的人:“……”
有什么建议的意思就是你一定有建议。
这就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天气本来就很热,热到人心底身体都烦躁,大脑放空。
她顶着四周密密麻麻压过来的热气,伸手擦了擦鼻尖的汗,掷地有声地说:“我不认为我们的方向是错的。我们目前已知犯罪嫌疑人信息如下:
女性,穿上高跟鞋身高矮许肖5-8公分,预估穿鞋高度172--175公分,可能长发,身高在165--172厘米,体重105--112斤,年龄30-40岁。
犯罪心理推测:凶手报复心极强,可能居住在附近区域,和死者有很大的情感关联,可能极有性格魅力且自我主体意识强或有反差性格;作案手段使用曼陀罗,说明凶手知识素质高或者人脉广,与医院医生等至少熟识;
通过这些去筛选,这些圈住的女性中,一定能找出蛛丝马迹。即便不是,我们也要先证伪再排除。如果之前筛过,可以再将细节放大一点,外表和心理特征都可以往外延伸,只要具备作案时间和目的,都不要放过。一点一点地筛,总会有成果的。”
她的话说完,屋子一片寂静。
李熊呵斥:“让你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到了,怎么不说话?都哑巴了?”
有人不小心和他对视,在他的威胁——不,是鼓励下,小声地说:“不是不努力,是努力了看不到结果。我们已经排查两次了,都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样做下去,就算是十次,百次又有什么后果?
你们哪里知道我们在下面做了多少工作,有些工作来来回回地做,不仅群众内心抵触,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群众心里要的是结果,我们给不了他们想要的结果,真是相见不如不见。
一遍不是已经证实有没有作案时间和动机了吗?为什么还要做两遍,做了两遍不可以,还要做第三遍?”
没说话的都感叹这位发言的是真勇士,等下要被炮轰了。
果然,李熊凶狠的眼神瞪过去,声色俱厉:“你的职业操守是喂狗了?你的誓言是背的天书吗?你配坐在这里吗?你配你这身衣服吗?从你入行这一天起,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是什么样的!
这些最基本的原则都不知道,连最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那人被他吼得脸红,只低着头不出声。
李熊往下面瞅了一圈,毫不客气地训斥道:“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人,想混出头的,想混日子的,还有一些纯粹是混日子的,你们每个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繁琐重复,有时候会变得麻木!
这都是正常的!但既然坐在了的这里,大家的信仰和目标就是一致的!哪怕老百姓有时候还暂时不理解我们的做法,这很正常。不管经历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务必克服。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不容推卸的责任!明白吗?”
应答震耳欲聋。
他稍微缓了神色,于是开口问:“谁去的那个烧烤店老板家?”
有人举手:“李局,是我。”
李熊的脸上看不出喜怒,“那边怎么说?”
那人快速回答:“我们赶去了他们的老家,离井市大概200公里,见到了老板和老板娘。但是他们第一次直接拒绝我们的问询,第二次直接说记不得了,没印象,让我们别问了。”
李熊皱眉,抓住了重点问:“当时他们接受询问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那人讲:“是在医院。当时老板的父亲正在重症监护室,听说患的是肺癌,晚期。我们也不好接二连三去打扰。”
李熊没说什么,继续问:“许肖家是谁去的?”
又有人举手:“李局,是我。”
李熊说:“有没有从里面问出什么更有用的东西?”
那人说道:“没有。她的老婆说对老公的事一无所知,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不会管男人的事。”
李熊抬着下巴思考,“对于自己老公在外面有情人或者同性恋的事呢?”
那位警察仔细解释::“当时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突然就哭了,说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她很难过,但还是很配合工作。包括第二次去她都非常配合,表示只要能找到杀害自己老公的凶手,她什么都愿意做。”
余珉这时接着问:“ 说说他老婆的个人信息。”
那位警察很快拿出笔迹陈述:“姓名李莉,身高167厘米,体重100斤,年龄32岁。高中没毕业就和许肖结婚了,现在有一个14岁的儿子,正在读初二。”
李熊和余珉都没有说话,有人却在这寂静中突然出声:这不是符合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特征吗?”
那位走访的人快速解释:“事实上,我们也曾怀疑过。但是她没有作案时间,当时她正在和自己的麻友玩呢,根本没有作案时间。我们也去她的麻友那里得到了答案,确定她当时正在打发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