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饭店外捕捉到的那一缕微弱信号,像是一根掉进咖啡里的头发,虽然不影响大局,但总让人心里膈应。回到咖啡馆二楼,猴子抱着他那台宝贝电脑,对着新旧两份信号数据比对得眼睛发绿,嘴里念念叨叨着什么“频移”、“调制深度”之类的天书。我和叶晓洁则对着一袋已经凉透的糖炒栗子,相对无言。
“所以,”我捏开一个栗子壳,咔嚓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脆,“那辆黑车里的人,不是李国明的蠢货,就是Lisa的跟班,或者……真是刘隐派来的‘眼睛’。” 栗子肉塞进嘴里,甜味里带着点凉意,像此刻的心情。
叶晓洁用纸巾优雅地擦掉指尖的糖渍,沉吟道:“信号特征有部分相似,说明他们可能使用同源技术或设备。如果是刘隐的人,意味着他对李国明这边的动向也保持着密切监视,并不完全信任。如果是麦伦资本自己的人,则说明他们对这次合作同样谨慎,留有后手。”
“两头下注,互相提防,这才是他们的常态。”我嗤笑,“就是不知道,我们这只偶然飞过的‘麻雀’,有没有被他们的雷达扫到。”
这时,猴子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变调:“铭哥!晓洁姐!有门儿!”
我们立刻凑过去。只见猴子屏幕上并排显示着希尔顿和锦江饭店两次捕捉到的信号频谱图,他用红色标出了几个极其细微的共同特征点。
“看这里,还有这里!”猴子指着屏幕,“虽然信号强度、持续时间天差地别,但在这几个特定的频率偏移和脉冲间隔上,存在高度一致性!这绝对不是巧合!这很像……很像某种特定加密协议的‘握手’特征或者同步信号!”
“说人话!”我盯着那几条抽象的曲线,感觉自己像个文盲。
“就是说,”猴子努力用我能理解的方式解释,“这两次信号,很可能用的是同一种加密通讯方式!就像两个人用同一种密电码本发电报,虽然每次电报内容不同,但呼叫对方和开始通讯的那套暗号是一样的!”
同一种加密方式!希尔顿的刘隐和锦江饭店附近的未知人物!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它将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联系了起来,指向了一个可能共用的、技术含量不低的秘密通讯渠道。
“能不能根据这个暗号,反推出他们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设备?或者……有没有可能破解?”叶晓洁问到了关键。
猴子挠了挠头,兴奋劲稍微降了点温:“设备类型可以缩小范围,应该是某种支持特定加密算法的专业便携电台,不是市面上的大路货。至于破解……难,非常难。没有密码本,光靠截获这点信号碎片,就像想靠几个单词猜出一本小说写的是什么。”
密码本……又是密码本。这玩意儿就像个幽灵,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
“等等,”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如果他们用的不是电子密码本,而是某种……物理的、需要双方共有的东西呢?” 我想起了父亲用电路图做密码的往事。
“物理密码本?”猴子和叶晓洁都看向我。
“比如,一本书?一份报纸的特定版面?或者……一件古董的编号、特征?”我越说越觉得有可能,“刘隐和藏锋斋的人,都是玩古董的。如果他们用某件公认的古董的某些不易察觉的特征(比如内部编号、特定位置的瑕疵、甚至是X光下的结构)作为密码的基础呢?”
这个想法让房间内瞬间安静下来。叶晓洁眼中闪过亮光:“有可能!尤其是那柄青铜短剑本身!如果它不仅仅是交易目标,还是通讯的‘钥匙’呢?”
猴子也激动起来:“对!如果密码本和交易物是同一个东西,那就能解释为什么刘隐要亲自出面确认剑的真伪和状态!他不仅要拿到剑,还要确保这把钥匙是完好且正确的!”
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破解他们通讯的关键,可能就落在那柄我们已经跟丢的战国青铜短剑上!
“可是剑已经被海鸥号运走了啊。”猴子又蔫了下来,“难不成我们还得去公海上追?”
“未必。”叶晓洁冷静地反驳,“如果剑本身就是密码本,那么在使用它之前,双方必然已经掌握了它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会不会有副本留在不夜城?比如,藏锋斋会不会留有这柄剑最详尽的档案?包括高清照片、射线扫描图、甚至微观结构分析?”
对啊!交易物品走了,但资料可能还在!
“猴子!集中火力,攻藏锋斋!”我立刻下令,“想办法找到他们内部存储的、关于那柄战国青铜短剑的所有技术资料!特别是那种可能用于密码编码的细节信息!”
“明白!这回目标明确多了!”猴子摩拳擦掌,再次投入到虚拟世界的攻防战中。
然而,事情似乎总不会一帆风顺。几个小时过去了,猴子那边进展缓慢。“藏锋斋”的网络防护比想象中严密,而且他们的内部资料服务器似乎采用了物理隔离的方式,无法从外部直接访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