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的存在,如同一层无形的冰霜,覆盖在联盟每一个决策之上。每一次数据交换,每一次能量调动,甚至每一次意念的集中,都需考量是否会被那暗处的眼睛记录下来,分析,并最终归入某个未知目的的数据库。
面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窥视,微澜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构想——“模因共鸣加密”。
【“基于‘概念谐振加固’原理的进阶应用。”】 她的意念在云团内部勾勒出复杂的模型。【“我们将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编码成一种基于我们与‘守望者阵列’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背景的‘概念模因’。这种模因本身不携带直接信息,只有在接收到方拥有对应的‘共鸣密钥’——即那段共同记忆或文化背景——时,才能被正确解读。”】
这就像使用只有双方才懂的古老谚语或神话典故进行交流,即使信号被截获,对于缺乏文化背景的第三方而言,也只是一串无意义的噪音。而“织网者”,无论其技术如何高超,想要理解这种根植于特定文明历程的“共鸣密钥”,难度极大。
同时,针对“空白区”的优化研究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微澜根据“灰烬之角”冲突数据,设计了一种名为 “静默陷阱” 的装置蓝图。该装置并非用于主动攻击,而是预设在某些规则冲突激烈的区域,当检测到“空白区”自然形成的征兆时,它会以极低能耗悄然启动,通过微妙的规则干涉,略微延长“空白区”的稳定时间,并强化其“信息真空”效应。
“静默陷阱”本身几乎不产生额外信息辐射,其运作原理高度依赖对本地规则环境的利用,如同顺水推舟,极难被外部监测察觉。这或许是规避“织网者”监测,同时有效利用“空白区”的关键。
然而,无论是“模因共鸣”还是“静默陷阱”,都需要进行实地测试。选择下一个测试地点,成了严峻的挑战。
“秩序渴求者”与“熵增低语者”在“灰烬之角”冲突后,那片区域的规则变得极度不稳定,两大意志的残留力量如同雷暴过后的静电,持续发生着微小的、随机的次级冲突。那里已成是非之地,短期内不宜再次靠近。
“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规则冲突相对温和,但又足以产生‘空白区’雏形的区域。” 曦光审视着尘影绘制的星图,目光落在了一个被标记为 “破碎回廊” 的遥远星域。
那里是数个古老星系残骸的交汇处,空间结构本身就像被打碎的玻璃,勉强粘连。根据有限的历史数据推测,那里可能同时残留着“秩序渴求者”早期活动痕迹和另一种未知“饥饿”意志(暂标记为“结构拆解者”)的影响。两种力量的残留形成了某种脆弱的平衡,偶尔会自发产生小范围的规则紊乱,正符合“静默陷阱”的测试需求。
更重要的是,“破碎回廊”距离“织网者”之前主要活动区域较远,或许能降低被直接观测的概率。
计划就此拟定:向“破碎回廊”投放一个携带了“静默陷阱”原型和“模因共鸣”测试单元的、更加微型和隐蔽的“潜行者”探针。此次任务的核心目标并非引动冲突,而是测试两种新技术在相对“温和”环境下的效能。
行动在极致的静默中展开。“潜行者”探针的制造过程被分散在共鸣之云内部多个冗余节点进行,最终组装在时空褶皱内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泄露。
与此同时,通过一次极其短暂的“同步潜行”,联盟将“模因共鸣”的初步密钥——一段关于“守望者阵列”某个创始文明在毁灭前夕,于一颗垂死恒星旁观测到的最后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共同记忆片段——共享了过去。这段记忆充满了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其独特的“共鸣频率”难以被复制。
“潜行者”悄无声息地出发了,如同真正意义上的幽灵,滑向那片破碎的星域。
共鸣之云与“守望者阵列”再次陷入了紧张的等待。这一次,他们不仅要面对“饥饿”意志残留的风险,更要与一个可能无处不在的观察者博弈。
“潜行者”能否在“破碎回廊”成功布设“静默陷阱”?“模因共鸣”能否成功传递信息并避开“织网者”的解析?
答案,都隐藏在那片破碎星辰的寂静阴影之中。
---
(未完待续)
喜欢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