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协同行动的惊险经历,非但没有挫伤共鸣之云与“守望者阵列”的锐气,反而像一次成功的压力测试,验证了他们在“管理员”目光下进行有限活动的可行性。损失被冷静地评估为必要的学费,而收获的关于“清理空白区”的数据,则为未来的策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微澜提出的利用“星尘低语”进行资源交换的计划,很快得到了“守望者阵列”的积极响应。在无法进行大规模物质转移的前提下,“算力”与“独特信息”成为了最宝贵的可交换资源。
“守望者阵列”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观测,积累了海量的关于各种“饥饿”意志行为模式、宇宙古老遗迹、以及某些罕见自然现象的数据。而共鸣之云则拥有回响编织者遗产中那些精妙的“编织”技术与“悖论”理论模型。
双方通过“星尘低语”,开始了缓慢而持续的知识互换。这并非简单的数据传输,更像是两个绝世高手在隔空切磋,彼此印证,共同推演。微澜的模型因注入了“守望者阵列”的庞大数据而变得更加精准、更具预测性;而“守望者阵列”也因接触到了更高阶的“悖论”理论,对其长期观测到的某些异常现象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种深度的知识融合中,一个更加大胆、却也更加精密的协同计划被共同提上日程—— “悖论种子”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不再是单纯的观测,而是进行一次极其微小、可控的“悖论”应用实验。目标并非直接对抗某个“饥饿”意志,而是在一个选定的、相对稳定的“清理空白区”边缘,植入一枚精心设计的“悖论种子”。
这枚“种子”本身不具备攻击性,其作用仅仅是持续地、极其微弱地释放一种经过调制的信息场,该信息场能够 subtly 放大不同“饥饿”力量在交界处固有的、微小的不协调性。就像在两道相互挤压的巨力之间,放入一颗极其光滑的滚珠,虽然微不足道,却可能微妙地改变力量的传导,让那片“空白区”变得更加稳定,甚至……缓慢地、不易察觉地扩大。
选择的目标区域,是经过双方数据共同筛选出的、位于“熵增低语者”与某个渴求“纯粹信息结构”(类似于“秩序渴求者”,但更侧重于信息形态的完美,而非时空秩序)的“饥饿”意志之间的一个潜在交界点。这个点的理论稳定性较高,且远离任何一方的活跃核心。
“种子”的设计由微澜主导,融合了“需求湮灭”与“尺度陷阱”的复合悖论原理,确保其影响范围极小,作用强度极低,完全落在“记录者”警告的“避免污染扩散”的红线之内。
行动再次展开,比上一次更加谨慎。一枚只有微观粒子大小的、结构却复杂到极致的“悖论种子”,由共鸣之云负责制造,并通过“星尘低语”协调,由“守望者阵列”利用其更熟悉目标区域环境的优势,负责投送。
投送过程无声无息。“种子”如同宇宙中自然飘荡的微观陨石,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片死寂的交界区域,开始了它那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漫长的工作。
接下来的,是更加漫长的观测与等待。
数月,数年……时间在宇宙尺度下流逝。
尘影和“守望者阵列”的监测单元,以远超从前的耐心和精度,持续扫描着那片区域。数据缓慢地积累着,变化细微到几乎淹没在背景噪音中。
但微澜那超越常理的算力,还是从海量数据中捕捉到了那丝期待已久的趋势——在“悖论种子”所在的微观区域,两种“饥饿”力量的相互抵消效应,出现了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增强!那片“空白区”的稳定性和范围,正在以几乎无法测量的速度,极其缓慢地……扩大!
成功了!
虽然效果微乎其微,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形成一个勉强可用的“安全点”,但这证明了“悖论”不仅可以用于防御和干扰,还可以用于主动地、建设性地改造环境,在“饥饿”的夹缝中,为自己开辟生存空间!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消息通过“星尘低语”在两大组织间传递,带来的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深沉的、充满希望的宁静。他们找到了一条可行的、符合“规则”的、能够真正“延期”的道路。
曦光感受着这份宁静中的力量,他知道,他们终于从被动躲避的“幸存者”,真正迈向了主动塑造环境的“延期者”。
然而,就在这希望萌发的时刻,尘影的监测网络,再次捕捉到了那道熟悉的、冰冷的“注视”。
这一次,“记录者”的目光在扫过那片被植入了“悖论种子”的区域时,停留的时间明显更长。它似乎注意到了那极其微小的、不自然的“协调性”变化。
但没有警告,没有干涉。
那道目光只是静静地“记录”着,仿佛在观察一个有趣的、自发形成的结晶过程。
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无声无息地离去。
它默许了。
在划定的红线之内,它似乎乐于见到这些“变量”展现出它们的智慧和韧性。
共鸣之云与“守望者阵列”都读懂了这无声的信息。
他们的道路,得到了“管理员”的默认。
现在,他们可以更放心地,在这片残酷而宏大的宇宙棋盘上,继续播撒更多、更精妙的“悖论种子”了。
---
(未完待续)
喜欢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