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他对母亲说:“你被偷的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我曾听见你为这事咒诅——那银子在我这里,是我偷的。”他母亲就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我的儿子!”米迦把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给母亲,母亲说:“我郑重将这银子分别为圣,奉献给耶和华,为我儿子做一个包银的像,我会再交给你。”于是,米迦把银子还给母亲,母亲拿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银匠用它做了一个偶像,放在米迦的家里。
米迦有一处私人圣所,又做了一个以弗得和一些家神,并任命自己的一个儿子作祭司。那时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有一个年轻的利未人,从犹大伯利恒,寄居在犹大家族中。他离开原住地寻找可居之处,路过以法莲山地米迦的家。米迦问他:“你从哪里来?”他说:“我是来自犹大伯利恒的利未人,正在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米迦对他说:“你住在我这里,作我的属灵父亲和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并供给你衣服和食物。”利未人同意住下,年轻人对米迦而言如同一个儿子。米迦任命他为祭司,他就在米迦的家中服事。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恩待我,因为这利未人成了我的祭司。”
---
总结与启示(约五百字)
本章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属灵混乱时期——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米迦虽然口中提到耶和华,但他所行的却与律法相违背:偷母亲的钱、用奉献的名义制造偶像、设立私人圣所、任命非神所立的祭司。这反映出信仰在形式上看似敬虔,实质上却是自我中心的崇拜。他所求的并非神的旨意,而是利用宗教来为自己的生活求保障。
母亲的反应同样揭示了错误的价值观——她没有责备儿子的偷窃,反而急于用银子制造偶像,且自以为这样是奉献。这种“混合信仰”极具迷惑性:口里尊崇耶和华,心却随从人意和偶像崇拜。
年轻的利未人本应遵守神律法的圣职,却为了生活安定接受私设的祭司职位,这表明属灵领袖若失去使命感,很容易被物质和安逸吸引,失去对真理的持守。
米迦最后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恩待我”,正是人性常见的错觉——以为宗教仪式或象征性安排,就能换取神的祝福,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顺服与敬畏。这提醒我们:信仰不是用人手制造的器物、符号或制度来取悦神,而是单单按照祂的话语去行。
对今天的信徒来说,这段历史警示我们要警惕混合信仰和自创的敬拜方式。属灵的权柄和事奉职位必须符合神的呼召和真理,而非人的安排。我们应当查验自己的信仰根基,是立在神的真理之上,还是依靠人的智慧与传统。唯有全心顺服神的旨意,弃绝一切偶像和自我中心的敬拜,才能在混乱的世代中蒙神喜悦。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圣经21世纪GQ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