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王约阿施登基的时候,他的母亲名叫西比亚,来自别是巴。他在耶和华眼中行正直的事,只要祭司耶何亚达指导他的时候,他都遵行。然而,民间的高处没有被拆除,百姓仍然在高处献祭焚香。
约阿施对祭司说:“把献给耶和华圣殿的一切供物收集起来——无论是从人口普查所得的钱、从个人许愿而来的钱,还是自愿献上的钱。让每个祭司从出纳那里领取这些钱,用来修理圣殿上发现的损坏。”
但是,到约阿施作王的第二十三年,祭司们仍然没有修理圣殿。因此,约阿施王召了祭司耶何亚达和其他祭司,问他们:“为什么不修理圣殿的损坏?不要再从出纳那里收钱,把钱交给修理圣殿的人。”祭司们同意不再向百姓收钱,也不自己修理圣殿。
祭司耶何亚达拿了一个箱子,在箱盖上钻了个孔,放在祭坛旁边,靠近进入圣殿的右边。守门的祭司把献给耶和华圣殿的钱投入箱中。每当箱中钱多时,王的书记和大祭司就来数钱,把钱装入袋子,然后交给负责圣殿修理的人。他们用这些钱支付工人——木匠、建造工人、石匠和雕刻石工,购买木料和石块,以及修理圣殿的一切费用。
献给圣殿的钱没有被用来制作银盘、剪烛器、洒水器、号角或其他金银器物,而是支付给工人修理圣殿。他们把钱交给负责支付的人员时,不要求报账,因为大家都行事诚实。至于赎罪祭和赎愆祭的钱,没有交入圣殿,而是归祭司所有。
此时,亚兰王哈薛攻打迦特并夺取它,随后转向攻击耶路撒冷。但犹大王约阿施把他和前任列王——约沙法、约兰和亚哈谢献给耶和华的圣物,以及他自己献上的礼物,还有圣殿和王宫的金子,都送给亚兰王哈薛,哈薛于是撤退,不攻打耶路撒冷。
约阿施在位期间的其他事迹,都记录在《犹大列王纪》中。王的臣子密谋杀害了他,在伯米罗,在下到西拉的路上将他刺杀。杀害他的臣子是示米押的儿子约萨拔和示默的儿子约沙拔。约阿施死后,葬在大卫城列祖的坟墓中,他的儿子亚玛谢继承王位。
---
本章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忠于信仰的重要性:约阿施在祭司耶何亚达的指导下行正直之事,说明在权力和决策中,依靠敬虔和智慧的指引至关重要。
2. 制度与监督的力量:耶何亚达设置公开的捐献箱并派专人监督,确保资金用于圣殿修复,显示透明制度和公正管理的重要性。
3. 行动胜于形式:献祭和捐献本身并不足够,关键在于将资源用在实际建设和修复上,这对现代社会资源管理、公益事业都有借鉴意义。
4. 风险与政治智慧:约阿施在面对亚兰攻击时,通过献出宝物换取和平,提醒我们在危机中需权衡利弊,采取灵活策略。
5. 警醒权力诱惑:约阿施最终被臣子暗杀,说明无论多么正直的人,如果缺乏持续的警觉和治理智慧,也可能因内部矛盾而遭遇悲剧。
总的来说,这章教导我们在信仰、治理和资源管理上要诚实、谨慎,同时在面对危机和权力挑战时保持智慧和灵活。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圣经21世纪GQ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