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还未亮,修炼崖上便已传来桃木剑挥动的轻响。苍松按照万剑一昨日的指点,正反复练习 “真气盘旋” 与 “灵藤缠” 的衔接,只是每当真气流转到 “阳池穴” 后,虽不再卡顿,却仍有大半灵气在注入剑招时悄然消散,导致灵藤始终纤细脆弱,难以维持太久。
“还是留不住气吗?” 万剑一背着斩龙剑走来时,恰好看到苍松的灵藤第三次断裂。他走上前,接过苍松手中的桃木剑,指尖在剑身上轻轻划过 —— 剑身的木系灵气虽微弱,却比昨日活跃了不少,显然苍松的经脉已逐渐适应真气流转,只是 “气剑合一” 的衔接仍有欠缺。
苍松抹了把额角的汗,语气带着几分焦急:“我能让真气顺畅通过阳池穴,可一到剑招发力时,灵气就像握不住的沙子,顺着剑尖散了。这样就算勉强施展灵藤缠,遇到妖兽也撑不了一息。”
万剑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崖边的竹林前,折下一根带着晨露的竹枝。他将竹枝递给苍松:“你看这竹枝,若想让露水顺着枝桠流到顶端,该怎么做?”
苍松握着竹枝,试着将其平放,露水在枝桠间随意滚动,很快便滴落下来;他又将竹枝微微倾斜,让枝桠顺着一个方向延伸,露水竟顺着倾斜的轨迹,缓缓流向了顶端。“要顺着纹理,给露水一个‘引导’的方向。” 苍松若有所思地说道。
“没错,灵气留不住,就是因为你没给它‘引导’的轨迹。” 万剑一点了点头,拿起桃木剑,在苍松掌心画了一个气旋图案,“你之前只关注‘气过经脉’,却忽略了‘气入剑脊’—— 每柄木系剑器都有灵气流转的‘剑脊纹路’,就像竹枝的纹理。你该在真气注入剑身时,顺着剑脊纹路引导灵气,让其在剑身中形成‘循环气旋’,而非让灵气随意散在剑尖。”
他一边说,一边握着苍松的手,将桃木剑贴在掌心:“感受剑身内侧的纹路,从剑柄处的‘聚气槽’开始,让真气顺着纹路一点点往上走,在剑尖处绕个小圈,再顺着剑脊流回掌心。这样形成的循环,既能让灵气留在剑中,又能借循环之力增强灵藤的韧性。”
苍松闭上眼睛,按照万剑一的指引,专注感受剑身的纹路。起初,他只能模糊察觉到掌心与剑身的灵气呼应,可随着真气缓缓注入,他忽然感觉到一股细微的 “牵引力”—— 那是剑脊纹路对同源真气的吸引,如同水流被河道引导般,真气顺着纹路缓缓向上,在剑尖处轻轻盘旋后,竟真的顺着剑脊流回了掌心,形成了一个微弱却稳定的循环。
“我感觉到了!有一股力在拉着真气走!” 苍松惊喜地睁开眼,桃木剑上的绿色灵气比之前浓郁了不少,甚至在剑脊处形成了一道淡淡的光痕。
万剑一松开手,笑着说道:“这就是‘剑脊引气’的窍门。你之前把灵气当成‘一次性消耗’,注入剑尖就不管了;如今用循环气旋留住灵气,相当于给灵藤缠加了‘续航’,灵气散得自然慢了。不过这还不够,你还得结合呼吸调整真气节奏。”
他走到苍松对面,摆出灵藤缠的起手式:“吸气时,让真气在掌心聚气槽中盘旋蓄力;呼气时,顺着剑脊纹路将真气推向剑尖,同时用意念控制灵藤延伸。一吸一呼间,让真气的循环与呼吸节奏同步,这样既能节省真气消耗,又能让灵藤的延伸更平稳。”
苍松依言调整呼吸,吸气时,掌心的真气缓缓凝聚,形成一个小小的气旋;呼气时,真气顺着剑脊纹路流向剑尖,一道比之前粗壮不少的灵藤从剑尖延伸而出,竟稳稳缠住了一根碗口粗的竹子,足足维持了三息才缓缓消散。
“成了!这次没断!” 苍松激动得手都在发颤,他反复练习着 “呼吸引气”,灵藤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韧性也逐渐增强,到后来甚至能缠住竹子轻轻晃动,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碰就断。
万剑一看着苍松的进步,又想起了自己练习双灵融合时的场景 —— 当初天成子教他 “木主金辅”,也是从 “节奏把控” 开始,让他在呼吸间找到金气与木气的平衡。他忽然意识到,修炼之道虽各有不同,却都离不开 “顺势而为” 的核心,而他能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对苍松的指导,或许也是一种成长。
“接下来,我们试试‘实战模拟’。” 万剑一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稻草人,在上面缠了几圈粗麻绳,“这稻草人模拟妖兽的躯体,麻绳模拟妖兽的皮毛。你用灵藤缠缠住它,不仅要让灵藤稳住,还要试着用灵藤的韧性,将麻绳一点点勒断 —— 这才能真正检验你是否突破了瓶颈。”
苍松深吸一口气,握着桃木剑,按照 “剑脊引气” 与 “呼吸同步” 的方法,缓缓运转灵藤缠。这一次,绿色的灵藤比之前粗壮了近一倍,稳稳缠住了稻草人的躯干。他随着呼吸节奏,慢慢收紧灵藤,灵藤上的灵气顺着循环气旋不断增强,竟真的将粗麻绳勒出了一道浅浅的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