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已对王林使了个眼色。王林会意,上前一步,对武丽娘拱手道:“娘子不必推辞。我家公子最是乐善好施,尤其见不得妇孺受苦。年货采买琐碎,不如由我们陪同,也省得娘子奔波。”他的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
武丽娘看着女儿冻得有些发抖的样子,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那点东西,最终含泪点了点头:“如此……多谢公子大恩!妾身武杨氏,夫家姓贺兰,这是小女玉儿。”她报了家门,心中忐忑。
“原来是贺兰夫人。”李承乾颔首,心中已迅速将“武士彟遗孀杨氏之女”的信息对上。他示意武丽娘母女上车避风,自己则与王林步行跟随。
接下来的采买,对武丽娘和小玉儿来说如同梦幻。李承乾并未去最奢华的店铺,而是体贴地选择了中上等、品质可靠又实用的商家。米面粮油、鸡鸭鱼肉、时新果蔬、各色干果蜜饯、布匹棉花……在王林的操持下,迅速而有序地购置齐全,数量足够武家五口舒舒服服过个肥年。他甚至细心地给玉儿买了那匹她喜欢的梅花细棉布,还有新棉花,又额外添置了些女孩喜欢的头绳绢花和小玩意儿。给杨氏买了上好的茶叶和滋补品,给武媚娘、武碧娘也挑了适合她们年龄的衣料和首饰。
武丽娘一路看着,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只能连连道谢。小玉儿抱着新得的布匹和糖果,小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幸福光彩。
东西很快堆满了马车后厢。李承乾温和地对武丽娘道:“东西不少,夫人带着孩子不便,不如让在下送你们归家?”
武丽娘此刻已不知该如何表达感激,只能再次深深道谢。马车在武丽娘的指引下,驶离喧嚣的西市,拐入越来越狭窄僻静的坊巷,最终停在一处低矮陈旧、门楣黯淡的小院前。这与李承乾记忆中应国公府的规制天差地别,清晰地昭示着武家母女如今的落魄。
听到动静,院门打开。一个身形单薄、面容秀丽却带着倔强之色的少女探出头来,正是次女武媚娘。她看到门外停着的华贵马车和堆满的年货,又看到姐姐和玉儿,以及姐姐身后那位气度非凡的陌生公子,眼中充满了惊愕和警惕。
“阿姐?这是……”武媚娘的声音清脆,带着疑问。
小院简陋却收拾得十分整洁。杨老夫人闻声也迎了出来,她虽衣着朴素,发髻一丝不苟,眉宇间依稀可见昔日的大家风范,只是面色带着长期清苦的苍白。看到女儿和玉儿安然归来,又看到那满车年货和站在女儿身后、气度雍容的李承乾,杨氏眼中同样掠过惊疑,但很快恢复镇定,带着得体的微笑上前见礼。
“老身杨氏,谢过公子援手之恩。寒舍简陋,公子若不嫌弃,请入内奉茶。”杨氏言辞得体,举止从容,显示出良好的教养。
“老夫人客气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李承乾拱手还礼,态度谦和。他并未推辞,在王林和侍卫的随同下,随杨氏母女步入堂屋。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桌数椅,一个旧火盆烧着炭,散发出有限的热量,墙上挂着一幅略显陈旧的山水画,是屋内唯一的装饰。武碧娘也怯生生地从里间出来,好奇又有些拘谨地看着这位陌生的贵客。
武丽娘连忙张罗着烧水沏茶。武媚娘则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李承乾。她心思敏锐,远超其姐和母亲。这位公子衣着看似寻常,但那锦袍的质地、针脚,绝非普通富户能穿得起。他腰间悬着的玉佩,温润内敛,雕工极其古雅精湛。
更重要的是他举手投足间那份融入骨子里的从容与贵气,以及门外那两名侍从看似随意站立却隐隐护住门户的姿态……这一切都让她心生疑惑。长安城的贵胄子弟她虽未必全识,但能有如此气度的,屈指可数。她心中隐隐有个大胆的猜测,却又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很快,武丽娘端上了热茶。茶具是普通的白瓷,茶叶也只是市面上常见的粗茶。武丽娘有些窘迫:“寒舍简陋,只有些粗茶待客,委屈公子了。”
李承乾含笑接过:“夫人客气了。寒冬腊月,一杯热茶足慰风尘。”他揭开茶盖,一股略带涩味的茶香飘出。他低头,动作优雅地轻轻吹了吹浮沫,然后只浅浅啜饮了一小口。动作自然流畅,无可挑剔,但武媚娘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舌尖沾到茶水时,那极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和眉心微不可察的一蹙。那不是嫌弃,更像是一种长期习惯于顶级香茗的身体,对粗糙滋味的本能不适应。
这细微的反应,如同投入武媚娘心湖的石子,激起更大的涟漪。她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此人绝非寻常公子!
杨老夫人阅历丰富,也察觉到了李承乾的非凡,再次致谢道:“公子高义,解我一家燃眉之急。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府上何处?待他日境况稍好,老身定当登门拜谢。”
李承乾放下茶盏,微笑道:“老夫人言重了。在下姓李,家中行大。府上……在城东,江夏郡王府附近。”他用了之前对武丽娘说过的身份——江夏郡王李道宗的“世子”。这个身份足够尊贵,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原来是李公子,失敬。”杨老夫人欠身。
气氛似乎融洽。武碧娘年纪小,性子活泼些,看到姐姐买回那么多好东西,尤其是给自己的新布料和绢花,忍不住开心地拿出来看。她拿起一个精致的荷包,翻来覆去地看,忽然指着荷包内衬一角一个小小的、几乎看不见的印记,好奇地问:“阿姐,这个花花印子是什么呀?好小,差点没看见。”
武丽娘凑过去看,摇摇头:“许是店家绣坊的标记吧?”
武媚娘的心却猛地一跳!她眼尖,早已看清那印记——那绝非普通绣坊标记!那是一个极其精巧、由特殊线条构成的“御”字!只有宫造之物,或是皇室特赐给极少数宗亲重臣的物品上,才会留有这种隐秘的皇家御制印记!她下意识地看向李承乾腰间那块玉佩的系绳结扣处,果然,在那里也看到了一个同样风格、更微小的印记!
刹那间,所有的线索在她脑海中串联起来:李姓,行大,城东江夏郡王府附近,无可比拟的尊贵气度,对粗茶的本能反应,侍卫的警觉姿态,还有这绝不可能出现在市售荷包上的皇家御制印记……
喜欢长安新火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长安新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