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与顾淮之的多次会面和深入交流,苏瑶开始逐渐从心理学的视角去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发现,顾淮之对她的依赖并非仅仅局限于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常规模式,而是更像是一种老友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这种感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逐渐显现出来的。顾淮之在与苏瑶的交流中,展现出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他会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一些私密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信任和坦诚,让苏瑶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咨询范畴。
而且,顾淮之对苏瑶的态度也与一般的来访者有所不同。他会关心苏瑶的生活和工作,询问她的近况,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关心和支持。这种关心并非出于职业需要,而是源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苏瑶开始思考,这种特殊的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她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一些心理学案例,其中提到过一些来访者可能会对咨询师产生特殊的情感依赖,这种依赖有时会被误解为爱情。然而,苏瑶并不认为顾淮之对她的情感是爱情,因为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友情的特质。
在深入思考之后,苏瑶决定继续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顾淮之。她明白,无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她都必须坚守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同时,她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顾淮之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瑶静静地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她的思绪却早已飘远。她想起了与顾淮之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瞬间仿佛在她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每一次与顾淮之的对话,每一个他的微笑,都让苏瑶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她不禁开始思考,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她回忆起他们一起走过的街道,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品尝过的美食,这些场景在她的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她突然意识到,这些经历似乎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在某个遥远的过去,她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苏瑶越想越觉得奇怪,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认识顾淮之。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她感到困惑,同时也让她对顾淮之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她决定去探索这种感觉背后的真相,也许通过深入了解顾淮之,她能够找到答案。于是,苏瑶决定主动与顾淮之接触,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和过去。
苏瑶精心挑选了一家环境优雅、安静的咖啡馆作为与顾淮之见面的地点。当她看到顾淮之走进咖啡馆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然而,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微笑着向顾淮之打招呼,并示意他在对面的座位上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苏瑶并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像老朋友一样,与顾淮之闲聊起来。他们谈论着最近的生活、工作以及一些有趣的见闻。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苏瑶巧妙地引导着顾淮之,让他自然而然地说起了自己的过去。
顾淮之的声音低沉而舒缓,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我小时候,有一次搬家的经历,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缓缓说道,“我们全家搬到了一个海边小镇,那里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咸咸的海风味道。”
苏瑶静静地听着,她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当顾淮之说出那个海边小镇的名字时,她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那个名字,她再熟悉不过了!那是她小时候曾经去过的地方,一个充满了阳光、沙滩和海浪的地方。
苏瑶的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想起了那个小镇上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还有那片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她仿佛能感受到那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听到海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
“你也去过那个海边小镇?”顾淮之注意到了苏瑶的反应,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
苏瑶点了点头,她的喉咙有些发干,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顾淮之继续说着关于那个小镇的点点滴滴,他描述了海边那座破旧的灯塔,还有集市上卖的那些特色糖果。苏瑶越听越觉得熟悉,那些画面如同潮水般在她脑海中涌现。她努力回忆着,试图拼凑出更多关于那个小镇的记忆。
渐渐地,苏瑶意识到,原来小时候的他们曾在那个小镇相遇过!只是那时的他们年纪都还太小,对彼此的印象并不深刻。然而,这段被遗忘的经历却在此时此刻被重新唤起,让两人都感到既惊讶又欣喜。
那年夏天,苏瑶跟着外婆来到海边小镇时,顾淮之正光着脚在沙滩上追一只寄居蟹。他像颗小炮弹似的撞过来,苏瑶手里的玻璃罐“哐当”一声摔在地上,里面的贝壳撒了一地。
“对不起对不起!”顾淮之挠着头,黑黢黢的脸上满是歉意。苏瑶没哭,只是蹲下去捡贝壳,指尖被锋利的碎玻璃划了道小口子。他立刻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剥开糖纸递过去:“给你,很甜的,不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