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苏瑶终于完成了一阶段的灵魂碎片拾取任务。这个任务不仅让她经历了许多惊险刺激的冒险,还让她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她回到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工作室时,一股熟悉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是她的工作场所,也是她与来访者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地方。苏瑶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宁静和安宁。
她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回顾着刚刚结束的任务。那些灵魂碎片的记忆在她脑海中闪现,每一个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情感。苏瑶意识到,这些经历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对她自身成长的一次磨练。
回归日常生活,苏瑶开始处理一些积压的工作事务。她与来访者预约时间,准备咨询材料,回复邮件等等。虽然这些工作看似平凡,但对于苏瑶来说,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苏瑶也会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她喜欢阅读、听音乐或者去公园散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真实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瑶逐渐适应了这种日常生活与灵魂碎片拾取任务之间的切换。她明白,无论是在哪个世界里,她都要保持平衡,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
苏瑶推开咨询室门时,绿萝的影子正爬过木质地板。她把米白色针织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细细的银镯子。窗台上的陶瓷水杯还留着昨天的茶渍,她弯腰倒了半杯温水,指尖在杯壁留下浅浅的雾痕。
第一位来访者敲门时,她刚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日期。,声音比晨雾更轻。她习惯让来访者先选座位,自己则坐在那张浅灰色沙发的边缘,身体微微前倾。当对方说起失眠的困扰,她右手转着钢笔,左手在膝头轻轻打节拍——这个无意识的动作,是她从实习期就养成的习惯,用以掩饰记录时的停顿。
林薇坐在沙发上时,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米白色羊绒衫的袖口。她眼下有层青黑,像是被墨汁洇过的宣纸,连带着声音都透着股泡过水的疲惫。我已经三个月没睡过一个整觉了。她望着茶几上那杯凉透的薄荷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就像高速路,各种念头蹭蹭地跑。方案没通过的细节、老板下午的眼神、甚至十年前没考好的那场期末考......明明身体累得像灌了铅,意识却清醒得能背出公司通讯录。
苏瑶在笔记本上轻轻画了个月亮,笔尖顿在月牙的弧度里。听起来,你的大脑在夜间成了不打烊的办公室。她抬眼时,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淡的阴影,我们试试给它设个下班时间,好吗?
林薇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了半寸。
从今晚开始,苏瑶的声音像温水漫过脚背,把手机和电脑请出卧室。睡前一小时,做一件不需要动脑的事——比如用左手慢慢叠衣服,或者听一段没有歌词的白噪音。当你躺在床上超过二十分钟没睡着,就起来到昏暗的灯光下读一本最无聊的书,直到眼皮打架再回到床上。
她停顿片刻,观察着林薇的反应,又补充道:另外,试着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更深的颜色。想象你的床是片孤岛,只有海浪声能渡你靠岸。苏瑶的指尖在空气中虚虚划了个圈,今晚如果还是睡不着,别和它较劲。就躺在那里,感受被子的重量,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吸气时数到四,呼气时数到六。
林薇忽然低头笑了,泪滴却砸在交握的手背上,像颗融化的雪粒。我以为只有彻底睡着才算成功。
苏瑶摇摇头,声音轻得像羽毛,能安静地躺着,就是与失眠和解的第一步。窗外的月光恰好漫进来,在她身后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仿佛她手里握着一把能收拢星光的小伞。
午后阳光斜斜切进来时,第二位来访者正在描述职场压力。
咨询室的百叶窗滤进细碎的光斑,落在米色沙发扶手上。第二位来访者推门时带进一阵风,西装袖口沾着点咖啡渍,领带歪斜地挂在颈间。他三十五岁左右,眼窝陷着青黑,坐下时重重叹了口气,皮质沙发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请坐,想喝点什么吗?苏瑶将水杯推过去。
不用了,谢谢。男人摆摆手,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就是...最近总失眠。他扯了扯衬衫领口,喉结滑动,连续三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开会时会突然走神,上周还把客户名字念错了。
玻璃杯在桌面转了半圈,他盯着杯壁上的水珠:项目节点一个接一个,团队里三个新人需要带,老板还总在例会上暗示部门要优化人员。指节忽然收紧,昨天半夜惊醒,听见自己心脏在耳朵里跳,咚、咚、咚的,像要炸开。
苏瑶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浅痕:炸开的感觉,是第一次出现吗?
不,上个月也有过。他揉了揉眉心,露出腕上淤青色的表带压痕,那天刚提交完季度报告,突然觉得办公室的灯太亮了,所有人说话的声音都像在吵架。我躲进消防通道抽烟,手抖得连打火机都按不三次。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他忽然抬头,眼底泛着水光:我是不是...快撑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