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见火候到了,忽然嘿嘿一笑,把方才那小布包往桌上一搁,解了系绳敞开来:“表叔再瞧瞧这个!”
蓝斌抬眼望去,只见布包里铺着一层细细的、雪白雪白的颗粒,像极了冬日里最纯净的霜花,却比霜花更匀净,在炭盆火光的映照下,还泛着点细碎的光泽。他愣了愣,伸手拈起一小撮,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颗粒细腻得几乎要从指缝溜走。
“这是……”蓝斌眉头微蹙,实在想不出这是什么物件。宫里赏赐的糖霜他见过,是带着点黄气的粉末,哪有这般雪白透亮?寻常人家吃的饴糖更是黏黏糊糊的,跟这东西半点不像。
“尝尝?”朱允熥眨眨眼,拿起桌上的小银勺,舀了半勺递到他嘴边。
蓝斌迟疑着张开嘴,那细沙似的颗粒入口即化,一股清甜瞬间在舌尖炸开,不似饴糖那般腻人,也没有糖霜的微苦,就只是纯粹的、清爽的甜,像含了口融化的雪水,却又带着暖意。
“这……这是糖?”蓝斌惊得眼睛都睁大了,手里的琉璃珠差点没攥住,“哪来的这般白净的糖?我从未见过!”
“厉害吧?”朱允熥得意地扬起下巴,用勺子舀了点自己含着,砸吧砸吧嘴,“这叫白糖,比咱们平时吃的糖霜、饴糖都纯,做菜、泡水、蘸点心,怎么吃都好吃。”
他把布包往蓝斌面前推了推:“前儿让御膳房的老厨子试了试,用这白糖做桂花糕,甜得更清透,比原来的好吃十倍!我琢磨着,这东西要是能做出来卖,保准比琉璃珠还赚!”
蓝斌凑近布包,又仔细看了看,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白糖,眼神里满是惊奇:“这般精细的物件,怕是难做吧?”
“不难不难,”朱允熥摆摆手,说得轻描淡写,“我问过那老厨子,说是用甘蔗汁多熬几道,再用石灰水澄一澄,就能出这雪白的糖。就是费些功夫,可你想想,一小罐这白糖,卖给那些勋贵人家,收个一两银子,他们能不买?”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琉璃珠是玩意儿,这白糖可是日日离不了的吃食!咱们先让御膳房的人把法子弄熟了,再找个僻静的作坊开工,对外就说是‘淮王府秘制’,限量供应,保管那些夫人小姐抢着要!”
蓝斌听得心头一动,方才对琉璃珠的犹豫,此刻全被这白糖勾了去。他又拈起一点白糖,放在阳光下看,那通透的白晃得人眼晕,这哪里是糖,分明是能换银子的宝贝!
“殿下这法子……”蓝斌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若是真能成,怕是要赚翻了!”
朱允熥闻言,眼睛笑得更弯了,往椅背上一靠,慢悠悠道:“赚翻是自然的,但这银子得有章法地赚。我琢磨着,这事儿得分两步走——我在京城找个稳妥的作坊,专门管着熬糖、提纯,做这白糖的‘根’,也就是你说的‘生产商’;至于往外销,尤其是苏杭那些富庶地方,就得靠你们蓝家了。”
蓝斌一愣:“我家?”
“可不是嘛,”朱允熥用手指点了点桌面,“蓝家在江南军中有根基,门生故吏遍布苏杭,漕运的路子也熟。你们出面做‘销量商’,把这白糖往那些绸缎庄、酒楼、大户人家推,谁不给几分薄面?再者说,苏杭那边富庶,人家吃惯了精细东西,这雪白的白糖正对他们胃口,保准比在京城还好卖。”
他顿了顿,又道:“咱们约法三章——我管生产,保证供货,价格给你最实在的;你管销路,负责把白糖铺到苏杭的大街小巷,赚来的利钱,咱们六四分账,我六你四,如何?”
蓝斌听得心头直跳,这账算得明明白白,他几乎没什么风险,只出些人力和门路,就能分走四成利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忙起身拱手:“殿下如此信任,只是……家父那边……”
“你爹那边我去说,”朱允熥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他老人家最疼你,见你能自己挣份家业,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了,这生意做得好了,既能让蓝家多份进项,又能让苏杭百姓尝尝鲜,算得上是正经营生,他有什么不乐意的?”
蓝斌还是有些犹豫:“苏杭一带商帮众多,怕是会有人眼红……”
“眼红才好呢,”朱允熥挑眉一笑,露出几分少年人的狡黠,“越是眼红,越说明这东西金贵。你们蓝家有军方背景,寻常商帮不敢轻易招惹;真要是有不长眼的,我再请皇爷爷赏块‘淮王府监制’的牌匾,往铺子门口一挂,看谁敢动?”
这话像是给蓝斌吃了颗定心丸,他脸上的犹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他低头看了看那包白糖,又抬头看向朱允熥,只觉得这位小殿下年纪不大,心思却比大人还缜密,把前前后后的关节都想得明明白白。
“那……小侄这就去给苏杭的旧部写信,让他们先探探门路?”蓝斌搓了搓手,语气里带着急切。
“不急,”朱允熥摆摆手,“先把京城的作坊搭起来,做出几批像样的白糖再说。我让人去寻些有经验的糖匠,你也派两个得力的人来盯着,学学手艺,免得到时候被人糊弄。等样品出来了,你亲自带几包去苏杭,让那些大户人家尝尝鲜,先把名声打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