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陈遇眼中只剩下林莉那张写满了惊喜与心疼的脸庞,旅途的疲惫在看到她的一瞬间奇迹般消散。
“傻站着干嘛?快把包给我一个!”林莉嗔怪着,语气里却满是甜意,伸手就要去接陈遇肩上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旅行包。
陈遇侧身避过,只将手里那个装着零食的轻便袋子递给她:“这个轻,你拿这个。重的我来。”他的动作自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这是前世失去后才懂的本能呵护。
林莉看着他眼下的淡青色,知道他肯定是站了一夜,心里又软又涩,没再坚持,接过袋子,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两人都像被微弱的电流触了一下,迅速分开,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和甜蜜。
“走吧!”林莉低下头,掩饰着发烫的脸颊,声音轻快地说,“我们先坐地铁回学校,孙宇他们估计都快到了,说好了今晚给你接风!”
“好。”陈遇看着她微红的耳垂,心底一片柔软,提着行李跟在她身侧。
九八年的北京地铁,远没有后世那般四通八达,却已初具规模,车厢里拥挤着形形色色的人。陈遇用身体为林莉隔出一小片相对宽松的空间,手拉着头顶的扶手,姿态 protective。林莉站在他圈出的安全区域里,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和旅途的风尘气息,心跳快得像是要敲响战鼓。
她偷偷抬眼看他。比起一个月前高中毕业时,他似乎瘦了些,下颌线更加清晰,眉宇间褪去了些许少年的青涩,多了份沉静与专注。这就是她喜欢了那么多年的人啊,跨越了前世的遗憾与伤痛,此刻真真切切地站在她身边,为了见她,跨越了千里之遥。
“看什么呢?”陈遇低下头,恰好捕捉到她来不及收回的目光。
林莉像受惊的小鹿,慌忙别开脸,嘴硬道:“谁看你了!我是在看……看线路图!对,看我们到哪站了!”
陈遇低低地笑了声,没有戳穿她。车厢摇晃,他的手臂偶尔会轻轻碰到她的肩膀,每一次短暂的接触,都让两人之间的空气升温几分。
出了地铁站,秋日傍晚的凉风拂面,才稍稍吹散了那点暧昧的燥热。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与陈遇想象中不太一样,少了几分理工科院校的硬朗,多了些人文气息的精致与活力。沿途能看到不少穿着时髦、步履匆匆的学生,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感。
“怎么样?我们学校还不错吧?”林莉略带自豪地介绍着,像个殷勤的小主人,“那边是图书馆,那边是英语角,晚上可热闹了……我们寝室楼在前面那栋。”
快到女生宿舍楼下时,远远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张望。
“来了来了!”王小虎眼尖,第一个吼了一嗓子,冲过来就给了陈遇一个结实的熊抱,“好家伙!真杀过来了!够意思!”
孙宇推了推眼镜,严谨地计算道:“从上海到北京,直线距离约一千零八十公里,普通列车运行时间平均约十四小时三十七分,考虑到国庆客流高峰,你能准时抵达的概率原本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张伟直接递过来一瓶冰镇北冰洋:“别算那些没用的了。解解渴,路上辛苦。”
老友重逢,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拳轻捶,一切尽在不言中。陈遇看着他们,虽然才分别一月,但仿佛过了很久。孙宇似乎更沉稳了,张伟眼神里多了些属于程序员的锐利,连王小虎都好像比高中时靠谱了点。
“莉莉可是从下午就开始坐立不安,隔五分钟就看一次表。”王小虎挤眉弄眼地爆料。
“王小虎!你胡说八道!”林莉羞得去掐他胳膊。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陈遇看着林莉娇嗔的模样,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接风宴就选在学校附近一家热闹的川菜馆。锅包肉、水煮鱼、毛血旺……菜色热气腾腾,一如少年们久别重逢的热情。
“清华怎么样?”陈遇问孙宇。
“信息密度极大,牛人遍地。”孙宇言简意赅,但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兴奋,“我的基础知识储备仍有欠缺,正在努力弥补。材料科学比想象中更深奥。”
“北航呢?”陈遇转向张伟。
“实验室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张伟难得话多了一点,“控制系统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越来越深,感觉以前自己捣鼓的都是皮毛。不过很过瘾。”他顿了顿,看向陈遇,“你那个模糊控制的思路,我导师看了都觉得很有意思,建议我往这个方向深入。”
“北理工别说了,全是硬汉,天天跟铁疙瘩打交道。”王小虎嘴里塞得鼓鼓囊囊,“不过那些机床是真带劲!等哥几个以后搞研究,设备加工包我身上!”他拍拍胸脯,豪气干云。
最后,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林莉和陈遇。
莉莉喝了口果汁,笑着说:“我们学校嘛,感觉什么都学一点,国际经济、贸易、商法、英语……压力也不小,好多同学英语跟母语似的,我得拼命追才行。”她悄悄看了陈遇一眼,“不过,挺开阔眼界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