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蛋的冰钓帐篷俨然成了红星水库冰面上的一个临时信息中心和新奇观。围观的人群来了又散,散了又有新的好奇者加入。毛蛋不厌其烦地介绍、演示,嗓子都快说哑了,但脸上的兴奋劲儿却丝毫未减。他甚至拿出了一些产品宣传页的初稿(是他自己手绘然后复印的),分发给感兴趣的钓友,上面留着“旭遇工作室”和一个厂里的联系电话。
“等开春正式投产了,大家伙儿记得支持啊!”毛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激情。
这番热闹景象甚至影响到了鱼情。或许是因为这边人多声杂,反而起到了聚鱼的效果,又或许是陈遇的饵料威力实在惊人,三顶帐篷里的上鱼节奏非但没有减缓,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王小虎已经彻底进入了亢奋状态,他的鱼护肉眼可见地变得饱满沉重,每一次提竿都伴随着大呼小叫。“爆户了!真要爆户了!这感觉太爽了!毛蛋哥,你这帐篷是自带聚鱼光环吧!”
孙宇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好几页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的上鱼频率、大致体型、以及外部围观人数变化对鱼口影响的粗略观察。他甚至开始绘制简单的曲线图,试图找出某种关联。“有趣的现象,外部干扰增大初期,鱼口似乎有短暂停滞,但随后竟能恢复甚至超过之前水平,可能与饵料持续诱鱼以及鱼群适应性强有关…”他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数据分析世界里。
张伟通过持续观察探鱼器屏幕,结合自己的钓获,已经大致摸清了这片水域下鱼群的分布层次和活动规律。他低声对旁边的陈遇说:“遇哥,你试试钓离底二十公分左右,下面好像有个坎,大鱼喜欢在坎边蹭饵。”陈遇依言调整,果然很快钓获一尾半斤多的大板鲫,引得张伟露出一个罕见的、略带得意的笑容。
林莉则展现了她惊人的持续作战能力,动作始终稳定流畅,抓口又准又狠,鱼获稳稳地位居第二,仅次于开了“外挂”般拥有特效饵料的陈遇。她的存在,也让周围一些原本对女孩子冰钓抱有偏见的老钓友暗自咋舌,收起了轻视之心。
中午时分,冰上营地的幸福感达到了顶点。三个煤气炉同时开火,一个烧着滚滚的开水为大家沏茶泡面,一个热着毛凤英精心准备的红烧肉和馒头,还有一个上面坐着一口小锅,里面咕嘟着王小虎贡献出的几尾刚钓上来的小鲫鱼,奶白色的鱼汤香气混合着肉香、面香,在寒冷的冰面上弥漫开来,勾得周围啃着冷干粮的钓友频频侧目,暗自咽着口水。
大家围坐在帐篷间的空地上,捧着热乎乎的饭碗,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喝着鲜美的鱼汤,交流着上午的趣事和钓获,笑声此起彼伏。这冰天雪地中的一餐热饭,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是心理上极大的满足和愉悦。毛蛋看着这一幕,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的装备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冰钓的体验,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他有成就感。
下午,真正的巅峰时刻到来。经过一上午的持续诱鱼,窝子里的鱼群似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陈遇首先感受到了变化,他的浮漂动作变得愈发疯狂,几乎是饵料到底就有口,而且吃口凶猛,经常出现黑漂甚至拖竿的现象。
“疯了疯了!彻底疯了!”王小虎大叫着,他已经顾不得记录,手忙脚乱地不停抛竿、起鱼。
孙宇也放弃了记录,完全投入到垂钓的快感中,眼镜片上溅了水珠都顾不上擦。
张伟的探鱼器屏幕上,目标水层的回波信号几乎连成了一片浓密的灰带。
就在这时,陈遇感觉到竿尖传来一股完全不同寻常的巨力!那力量沉稳、霸道,绝非鲫鱼所能为。竿身瞬间被拉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大弯,鱼线在水下吱吱作响,仿佛随时可能崩断。
“大家伙!绝对是大家伙!”陈遇低吼一声,立刻全神贯注,身体微微后倾,双手稳稳控住鱼竿。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连周围不远处的钓友也停下了动作,紧张地望向这边。
“小心!慢一点!别硬拉!”
“泄力调松一点!小心拔河!”
“是鲤鱼!肯定是鲤鱼!看那劲头不小!” 毛蛋和有经验的老钓友纷纷出声提醒。
陈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充分利用竿身的弹性和渔轮调整好的泄力,开始了一场耐心与技巧的较量。那水下的巨物几次发起猛烈的冲击,都被他巧妙地化解。鱼线时而紧绷时而舒缓,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这场搏斗持续了将近十分钟,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终于,水下的力量渐渐减弱。陈遇小心地引导着对手靠近冰洞。在清澈的冰水下,一个巨大的、金黄色的身影隐约可见,每一次扭动都搅起一片冰屑。
“看到了!好大!”林莉忍不住惊呼。
毛蛋早已拿起大号抄网,屏住呼吸,看准时机,将抄网头深深探入冰洞之中,一套一抬,一气呵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