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上海水产大学校园,梧桐叶已染上淡淡的金黄,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甜腻的香气和青春躁动的气息。开学第一周,课程还不算紧张,但陈遇却像一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忙碌地穿梭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之间。
周一下午,《鱼类生理学》课刚结束,赵强就一把搂住陈遇的脖子,嗓门洪亮:“老陈!别看了别看了!眼珠子都快掉书里了!走走走,天气这么好,窝在教室里发霉啊?哥几个商量好了,明天没课,去郊外骑行野炊,顺便探探有没有野钓的好地方!”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从生理学角度,适度户外运动有助于缓解学习疲劳,提高大脑供氧量,对记忆和理解有正向促进作用。”
周凯则已经掏出了一张手绘的、花里胡哨的路线图,上面还标注着几个疑似“绝佳钓点”的星星符号:“路线我都规划好了!沿黄浦江支流往下游走,有一段废弃的老河道,人迹罕至,水深鱼肥!我还打听过了,那边允许野炊!咱们带上帐篷、锅具,钓上来的鱼直接煮汤,那叫一个鲜!”
陈遇看着三位兴致勃勃的室友,心中微动。重生以来,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弥补前世的遗憾、创业挣扎以及与“渔火”的对抗中,确实很久没有单纯地享受过钓鱼和友情的乐趣了。他看了一眼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又看了看窗外湛蓝的天空和室友们期待的眼神,终于笑着点了点头:“好!就当是开学放松一下。不过说好了,晚上回来得补上落下的功课。”
“耶斯!”赵强兴奋地一挥拳头,“就知道老陈你够意思!俺这就去借车!文博,你负责采购吃的,记账!凯子,你装备最全,帐篷炊具交给你了!老陈,嘿嘿,饵料和钓技指导就靠你了!”
分工明确,四人顿时忙碌起来。陈遇给省城工作室的毛蛋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了情况,叮嘱他看好摊子,有急事找陈平商量。毛蛋在电话那头咋咋呼呼:“放心吧遇仔!玩得开心点!也替俺甩两杆! studio有俺和平叔,稳如泰山!对了,替俺向莉莉姐问个好呗?”最后一句带上了戏谑的腔调。陈遇笑骂着挂了电话,脸上却不由露出一丝温柔。他想了想,又给北京的林莉发了条信息,简单说了骑行计划,并附上了周凯手绘地图的照片。
林莉的回复很快过来,带着一丝俏皮:“批准啦!注意安全哦陈遇同学~(笑脸) 真羡慕你们,我们这边已经开始狂风暴雨般的课程了……(哭脸) 记得多拍点照片给我看!尤其是你钓到大鱼的样子!PS:王小虎刚跑来我们宿舍楼下嚎叫说他力学补考过了,要庆祝,被孙宇拎回去了。”
陈遇看着短信,仿佛能看到林莉抿嘴轻笑的样子和王小虎被孙宇制裁的滑稽场面,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这种平淡而温暖的互动,是他前世从未珍惜过的瑰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四人便在校门口集合了。赵强不知从哪儿捣腾来四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虽然有些老旧,但擦得锃亮,铃铛按得山响。周凯背着一个硕大的、塞得鼓鼓囊囊的登山包,里面帐篷、防潮垫、小锅、调料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个小型便携式收音机。李文博则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是面包、火腿肠、罐头、水果,还有一本夹着书签的《有机化学》。陈遇的装备最简单,一个斜挎包,里面是自制的饵料、几副备用钓钩钓线,以及那本从不离身的笔记本。
“出发!”赵强一声令下,四辆自行车迎着初升的朝阳,叮叮当当地驶出了校园,融入了上海清晨的车流中。秋高气爽,微风拂面,少年们的欢声笑语洒了一路。
骑行了约莫一个多小时,城市的高楼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田野、摇曳的芦苇丛和波光粼粼的河道。按照周凯的地图,他们拐上了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路边野草疯长,几乎淹没了路径。
“凯子!你确定这路能走?俺的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赵强龇牙咧嘴地抱怨,自行车在土坑里蹦跳着。
“绝对没错!”周凯一手扶把,一手举着地图,信誓旦旦,“地图显示,穿过这片‘神秘地带’,就能抵达传说中的‘处女钓点’!坚持就是胜利!”
李文博皱着眉头,努力保持着平衡,他的眼镜好几次差点被颠掉:“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这种路面对脊椎和腕关节的冲击力远超安全阈值……哎哟!”
话没说完,前轮轧上一块石头,李文博连人带车差点栽进旁边的水沟,幸好陈遇眼疾手快,一把扶住。
“谢……谢谢。”李文博惊魂未定,扶正了眼镜。
陈遇笑道:“看来文博你这学霸,还得加强体能训练啊。”
四人互相搀扶着,推着车,艰难地跋涉了二十多分钟,眼前豁然开朗。一段清澈宁静的旧河道呈现在眼前,岸边水草丰茂,几棵歪脖子树垂下绿荫,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有鱼儿跃出,激起圈圈涟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