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冰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林莉站在陈述席前,尽管内心因厂区突遭检查而波澜起伏,但面上依旧维持着职业化的镇定。李文博和孙宇一左一右,如同她的文武护法,一个以技术细节的坚盾抵挡刁钻提问,一个以数据逻辑的利刃剖开混淆视听的重围。
黄明远阴恻恻抛出的“环保检查”话题,像一颗毒烟弹,试图让评审专家对“旭遇”的合规性产生怀疑。然而,李文博冷静的技术阐释和孙宇对绿色制造理念的拔高,成功地将话题引回了技术本身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维度。林莉抓住机会,顺势再次强调“旭遇”以回收料实现高性能的环保核心价值,以及深圳订单作为市场认可的硬道理。
评审会的主持人,一位市工信局的处长,显然不愿让会议被引向无休止的纷争,他适时地掌控节奏,将议题拉回既定的评审流程。“好了,关于环保合规性,相关部门自有公断。我们今天的重点,还是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请‘旭遇’公司继续陈述。”
林莉深吸一口气,压下对陈遇和厂区的担忧,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答辩中。她与孙宇、李文博配合默契,对专家们提出的关于工艺细节、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策略等问题,应答如流,资料准备充分。尤其是那份提前准备好的、对比“虎煌”与“渔火”乃至进口材料性能的技术白皮书,在孙宇的演示下,图表清晰,数据翔实,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说服力。
反观“渔火”那边,黄明远带来的那位“专家”在真正的技术深挖面前,渐渐显得底气不足,其言论的空泛与“旭遇”的扎实形成了鲜明对比。黄明远本人的几次插话,也因过于明显的攻击性而引起了部分评审专家的反感。
最终,初审会在一种略显诡异的气氛中结束。评审专家们对“旭遇”表现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对黄明远暗示的“环保问题”也留下了印象,表示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正式结论,再综合评定。
“林总,你们的技术确实很有特色,年轻人有闯劲,很好。”一位资深专家离场前,特意对林莉说道,“不过,企业做大做强,合规是底线,一定要重视。”
“谢谢老师指点,我们一定牢记。”林莉恭敬地回答,心中明白,这场较量远未结束,只是暂时打了个平手。
与此同时,“旭遇”基地的突击检查也接近尾声。执法人员在陈平师傅和毛蛋的陪同下,完成了所有规定程序,带走了废气采样瓶和厚厚的检查笔录。陈遇始终保持着冷静配合的态度,但眼神中的锐利并未减少分毫。
“陈总,检查情况我们会如实记录上报。最终结论以正式公文为准。”带队领导临走前,公事公办地说道。
“我们静候结果,也相信法律的公正。”陈遇不卑不亢地回应。
送走执法组,基地内的压抑气氛并未立刻消散。工人们虽然回到了岗位,但眼神中仍带着疑虑和不安。王小虎气得一拳砸在墙上:“妈的!‘渔火’这手太脏了!有本事真刀真枪干啊!”
赵强也闷声道:“就是!俺们凭本事吃饭,招谁惹谁了!”
陈遇没有责怪他们的愤懑,他知道需要给团队一个宣泄和明确方向的时刻。他走到车间中央,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都看到了,也经历了。”陈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有人不想我们好好发展,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来打击我们。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们怕了!怕我们的技术超过他们,怕我们的产品抢了他们的市场!”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父亲陈平坚毅的眼神,有毛蛋不甘的怒火,有王小虎、赵强的耿直愤慨,也有老师傅们的担忧和新员工们的迷茫。
“但是!”陈遇加重了语气,“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打不垮我们!刚才检查的时候,我们的机器停了吗?我们的产品质量下降了吗?没有!因为我们行得正,坐得直!我们的技术是实打实研发出来的,我们的产品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今天这场风波,恰恰证明了我们‘旭遇’的价值,证明我们已经强大到让对手感到恐惧!”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驱散着人们心头的阴霾。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生气,不是抱怨,而是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过硬的产品,来回击一切质疑!深圳的订单等着我们交货,新的客户等着我们开发,‘专精特新’的认定还在进行中!我们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浪费在跟小人斗气上!”
陈遇看向陈平:“爸,车间这边,请您务必稳住,质量是生命线,一刻不能放松。”
陈平重重点头:“放心,有我在,乱不了。”
“毛蛋哥,你立刻动用所有关系,了解环保局那边对采样结果的检测进度和可能的倾向性,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原料供应不能断,备用渠道要继续拓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