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截获的信息如同一把关键的钥匙,为陷入僵局的竞拍之战开启了一扇新的可能之门。陈遇在接到电话后的短暂兴奋过后,迅速恢复了冷静。他知道,这份证据虽然有力,但如何使用,却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分寸感。直接公开,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被反咬一口污蔑;匿名递交,则需要确保渠道绝对可靠,并能引起决策层足够的重视。
“伟哥,证据处理务必干净,绝不能追查到我们。”陈遇再次叮嘱张伟,“重点突出资金异常流向与操纵拍卖意图的关联性,至于录音,提取关键字段即可,不必追求完全复原,避免技术上的纠缠。”
“明白。路径已伪装,内容已加密。将通过多个匿名节点跳转后,发送至市纪委公开举报邮箱及毛书记的保密工作邮箱。”张伟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效率极高。
陈遇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将情况简要告知了林莉。林莉眼中也燃起了希望,但更多的是谨慎:“这能起到多大作用?毕竟证据不算完整。”
“关键在于时机和由谁看到。”陈遇分析道,“舅舅(毛卫国书记)拿到这份东西,就有了在常委会上发声的由头,至少可以要求暂停拍卖流程,进行内部核查。纪委那边只要立案,对方就得费神应付调查,势必分散精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加紧我们的正面攻势。”
第二天一早,陈遇便召集核心团队,调整策略。
“底价评估的争议,现在是我们反击的焦点。”陈遇部署道,“毛蛋哥,你和我一起去见舅舅,不是去求情,而是去汇报情况,把我们的规划方案、以及对方可能存在的违规嫌疑,正大光明地摆到桌面上。孙宇,文博,你们的规划方案,特别是关于安置下岗职工和拉动产业链的部分,要立刻形成一份简明的汇报材料。莉莉,准备好我们的财务报表和资金筹措方案,证明我们有能力、有诚意做好这件事。”
“遇仔,我爹那边……我有点担心。”毛蛋有些犹豫,“他最近压力也很大,黄明远那边没少活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给他提供‘弹药’。”陈遇目光坚定,“我们要让舅舅相信,支持‘旭遇’,不仅是支持一家有潜力的企业,更是坚持原则、维护公平正义。这不是私心,是公义。”
毛蛋被陈遇的话打动,重重点头:“好!我听你的!”
与此同时,周凯策划的舆论攻势也开始转向。一篇题为《红星厂的明天,谁来点亮?——一个“红星子弟”的产业报国梦》的深度报道,在本市最有影响力的晚报上刊登。文章以陈遇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娓娓道来他与红星厂的血脉联系,讲述了“旭遇”从无到有、依靠技术创新一步步成长的历程,重点突出了其“专精特新”的技术实力和扎根实体经济的决心。文章没有直接攻击竞争对手,而是通过充满感情的笔触,引发了市民尤其是老一辈工业人对于红星厂未来命运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看看人家陈平家的孩子,真有出息!要是红星厂能交到这样的年轻人手里,说不定真能焕发第二春!”
“比那些只想搞房地产的强多了!工业用地就该干工业的事!”
类似的议论开始在街头巷尾、尤其是红星厂的老家属院里流传开来。真情实感,往往比水军的刻意引导更有力量。
陈遇和毛蛋带着精心准备的材料,来到了毛卫国的办公室。毛卫国看着眼前的外甥和这个让他刮目相看的年轻人,神色严肃。他仔细翻阅着材料,特别是那份关于安置职工和产业拉动的规划,以及张伟提供的匿名证据的打印件(关键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这些东西,哪里来的?”毛卫国指着证据打印件,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遇。
“舅舅,来源我不能说,但内容经过初步核实,可信度较高。”陈遇不卑不亢地回答,“我们相信市里会公正处理。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想再次表明我们‘旭遇’的决心和能力。收购红星厂,对我们而言,不是一笔简单的房地产买卖,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心运营的事业,是回报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的最好方式。”
毛蛋也在一旁补充:“爸,遇仔他们是真的想干事!你看他们的规划,多实在!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啊!”
毛卫国沉默良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作为市委书记,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市场公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旭遇”的方案确实更符合政策导向和长远利益,但对手的实力和背景也不容小觑。
“评估底价的事情,常委会上会有讨论。”毛卫国终于开口,语气沉稳,“你们提供的……这些情况,我会酌情在会上提出。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要依法依规,集体决策。你们要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资金准备。”
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诺,但陈遇和毛蛋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事情有了转机,毛卫国会尽力争取。这就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