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烬将那个加密文件“啪”地一声撂在桌上,连头都没回,抬脚就走,啥话也没说。星耀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四周漆黑一片,只有终端屏幕上的光点一闪一闪,跟活物似的。
他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份文件,好半天没动,过了老一会儿才伸手把索兰星科研团队上传的数据调出来。屏幕上安静地躺着一行字——“时间之门,即将开启”,瞅着就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劲儿。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砰砰砰”,又急又短。
“进来。”星耀声音干巴巴的,没一点儿情绪。
一个通讯官风风火火地冲进来,脸上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一看就是紧张坏了:“大人,信号解析计划的第一批数据出来了。”
星耀蹭地一下站起来,顺手抓起外套披上,大步流星地往科研中心赶。
一路上,银河联邦总部的灯倒是亮堂着,但跟战时比起来,这儿安静得不像话。可他心里明镜似的,这平静跟暴风雨前一样,就是暂时的消停。
科研中心里头,主控室临时改成了信号分析指挥所。墙上投影里的能量曲线跳个不停,下面是一排排操作台,几十号研究员都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的终端屏幕,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首席研究员瞧见星耀进来,立马迎上去:“大人,我们初步找出了信号的部分规律。”
“接着说。”星耀点了点头。
研究员调出一段数据流,伸手戳着其中一串波形:“这是从外缘暗域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片段。一开始我们还以为它是乱蹦跶的,可经过好几个维度对比,发现它变化是有门道的。”
“它在学哪种已知文明的语言?”星耀问。
“不是语言。”研究员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更像是……一种频率呼应。我们用不同频段去刺激它,发现它会对特定频率有反应。”
“呼应?”星耀眉头皱得紧紧的,“你是说,它能明白我们的探测?”
“差不多能这么理解。”研究员接着道,“而且它回应的方式不固定,会根据我们输入的内容变。就像……你扔给镜子东西,它反射回来的有点像但又不一样。”
星耀想了一会儿,问:“有没有可能,它不是被动接收,是主动交流?”
研究员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理论上有这可能。但我们还不能确定它有没有意识。”
“让它‘开口’。”星耀语调很坚决。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研究员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后还是首席开了口:“我们可以试着建个稳定的频率通道,用固定模式发信息,看它咋反馈。”
“开始。”星耀直接下命令。
很快,实验启动。研究人员在控制台上输入一组简单的二进制代码,然后眼巴巴地等着反应。
几秒钟过去,啥动静也没有。
“再来一次,加大能量输出。”星耀说。
第二次尝试后,全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串新的波动图案。这些图案不像之前那样乱晃,而是有一定规律。
“它有反应了!”研究员兴奋得大喊。
“记下来。”星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接着发不同频率的信号,看看它能不能一直这么回应。”
接下来几个小时,研究团队试了各种组合。他们发现,用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信号源的回应更清楚,还能形成类似符号的图案。
“这些符号……”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突然出声,“瞅着像某种象形文字。”
“跟哪个文明的文字最像?”星耀问。
研究员赶紧调出数据库对比图,屏幕上出现几种远古文明的字符。“都不完全一样,但有些笔画和结构挺像。”
星耀走上前,凑近仔细瞧那些符号:“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模板?”
“啥意思?”研究员一头雾水。
“说不定这不是某个具体文明的语言,是更古老的存在留下的表达方式。它能适应好多智慧生命的形式。”星耀慢悠悠地说。
研究员们都愣住了,谁也不敢随便否定这个说法。
“继续破解。”星耀下命令,“同时加强边境警戒,我怕别的势力也在盯着这事。”
会议散了,星耀一个人留在主控室中间,盯着那一串串还在跳动的符号。
“你们……终于来了。”
这句话又在他脑子里冒出来。
“到底是谁在等我们?”他小声嘟囔着。
第二天一早,星耀又把核心人员召集起来开会。
“目前进展咋样?”他开门见山。
“我们确定信号有一定交互性。”首席研究员汇报,“但它好像只对特定类型的信号有反应。”
“能不能模仿它的回应方式?”星耀追问。
“理论上能行。”研究员回答,“但样本数据不够。要是能多弄些类似信号,或许能搞出基本的翻译模型。”
“去弄。”星耀果断决定,“派一支侦察队去外缘暗域,跟信号源近距离接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