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日的跋涉,翻过最后一道山梁,视野豁然开朗。
一条宽阔的大江如碧玉丝带般蜿蜒东去,江面舟楫穿梭,帆影点点。大江对岸,一座雄城依山傍水而建,城墙高耸,绵延不绝,其规模远非沿途所见的任何城镇可比。时值深秋,城外连绵的山峦尽染赤红,宛如燃烧的晚霞,与青灰色的城墙、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磅礴而绚丽的画卷。
“那就是枫晚城。”澄心和尚遥指对岸雄城,声音平和,“因其地处红枫山脉尽头,且晚秋时节枫红似火而得名,是东域连接中土的重要枢纽,亦是散修游侠、各方势力交汇之地。”
萧无涯搀扶着林风,极目远眺。林风经过苏芷的音律调理和两日休养,伤势稳定了许多,虽仍虚弱,但已能勉强自己行走,只是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他望着那气象万千的巨城,眼中也流露出震撼之色。青牛村出身的他,何曾见过如此繁华景象。
“好大的城……”林风喃喃道。
“城大,水也深。”苏芷清冷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目光扫过江面上那些形制各异、甚至隐隐透着灵力波动的舟船,以及城门口川流不息、其中不乏气息彪悍的修行者,“枫晚城由散修联盟‘四海会’主导,虽明令禁止私斗,但龙蛇混杂,暗地里的规矩不少。我们这一行……”她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他们这一行四人,组合着实有些扎眼:一个眉清目秀、气质出尘的年轻和尚(澄心),一个清冷绝俗、背负古琴的白衣女子(苏芷),再加上两个明显带着伤、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的少年(萧无涯和林风)。无论是澄心的僧侣身份,还是苏芷那不容忽视的仙子气质,在这散修为主的巨城中,都像是白纸上的墨点,格外引人注目。
“既来之,则安之。”澄心神色不变,“我等只为暂歇疗伤,不惹是非,是非亦未必寻来。渡江吧。”
缴纳了些许银钱,四人登上一艘摆渡的乌篷船。船夫是个精瘦的汉子,看到澄心和苏芷时,眼中闪过明显的惊讶,但很快便低下头,熟练地撑船离岸,不敢多瞧一眼。江风猎猎,吹动几人的衣袂。萧无涯手握煞影剑,站在船头,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能感觉到,同船的其他几位乘客,以及江面上其他船只投来的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
顺利渡江,踏入枫晚城高大的城门,一股喧嚣热浪扑面而来。宽阔足以容纳八驾马车并行的青石主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不仅有售卖凡人百货的,更多是经营丹药、符箓、兵器、功法玉简乃至妖兽材料的修真店铺,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混杂着各种气味——食物的香气、草药的清苦、金属的锈蚀,还有修行者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灵压。
这种繁华与活力,与青牛村的死寂、沿途山林的荒芜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让萧无涯和林风都有些不适应。他们就像两滴油,滴入了沸腾的水中,格格不入。
按照苏芷的指引,四人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拐入一条相对清静的辅路。路的尽头,是一座环境雅致的庭院,白墙黑瓦,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以清秀的字迹写着“清音阁”三字。这里便是天音阁在枫晚城的一处产业,主要用作接待过往的同门或友好势力的修士,平时颇为幽静。
苏芷上前,与守门的青衣侍女低语几句,亮出一枚令牌。侍女验看后,立刻恭敬地行礼,将四人引入阁内。
清音阁内部果然别有洞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局精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若有若无的琴音,与外界的喧嚣恍若两个世界。侍女将四人安排在一处独立的跨院,院内各有厢房,十分方便。
安顿下来后,苏芷便道:“林道友伤势仍需静养,我已吩咐人准备药浴和清淡的灵食。萧道友,你也需调息恢复。在此处,可暂保安全。”她的安排周到妥帖。
萧无涯再次道谢,将林风送入房间休息。连续的精神紧绷和赶路,他也确实感到疲惫不堪,尤其是肋下的伤口,需要重新处理。他回到自己房中,关上门,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身处这看似安全的环境,紧绷的神经才敢稍稍放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四人入住清音阁不到半日,麻烦的征兆便开始显现。
首先是一名小厮打扮的人,假借送热水之名,在跨院外探头探脑,目光在澄心和苏芷的房间方向停留许久,被警觉的萧无涯冷声喝退。
接着,傍晚时分,当澄心和尚独自走出清音阁,想在附近走走,体察一下这散修之城的风土人情时,他明显感觉到有几道隐晦的气息在远处跟随。他故意转入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巷,那几道气息也立刻跟了进来。
巷子尽头,是三个穿着普通散修服饰、但眼神精悍、太阳穴高高鼓起的汉子拦住了去路。
“这位大师,面生得很啊。”为首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不知在哪座宝刹修行?来我们枫晚城有何贵干?还和清音阁的那位仙子走到了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