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入了关键的实地考察阶段。
这次的目的地,在绝大多数队员眼中,只是一个地图上位于西北的、代号为“XX基地”的偏远区域。
但何雨柱看着行程单和地图上那片广袤的黄色区域,心中了然——那是罗布泊,未来将震惊世界的地方。
考察队由钱学成先生亲自带队,成员包括总体、动力、控制、计算等各研究室的核心骨干十余人,何雨柱和韩菡赫然在列。
能参与这种级别的外场任务,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信任的体现。
一行人先乘专列,再换乘军用卡车,一路向西。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农田村落变为绵延的土山,最后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滩。
黄沙莽莽,天地辽阔,强劲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车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对于大多数常年待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既感到新奇,也感受到了环境的严酷。
韩菡坐在卡车里,望着窗外苍凉壮阔的景象,眼神中既有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她在默默评估着这种环境对未来设备部署的影响),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撼。
她毕竟刚从现代化的莫斯科回来不久,如此原始而宏大的自然景观,带给她强烈的冲击。
何雨柱坐在她不远处,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风沙大,多喝点水。”
韩菡微微一怔,看了何雨柱一眼,轻声道谢,接过水壶抿了一口。
经过数日的颠簸,考察队终于抵达了预定的勘察区域。这里只有几顶临时搭建的帐篷,和先期抵达的后勤人员。
接下来的精细勘察,需要骑马前往一些车辆无法到达的地点。
后勤准备的马匹数量有限,无法做到一人一骑。
负责协调的干部看着名单,有些为难地安排着:“钱先生单独一匹。张工和李工一匹……何雨柱同志,韩菡同志,你们两位年轻,体重轻,就共乘一匹吧,这匹‘黑风’比较温顺。”
共乘一匹?!
何雨柱心脏猛地一跳,强忍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欢呼,面上努力维持着平静,甚至带着点“服从安排”的无奈,看看韩菡:“韩菡
同志,你看这……”
韩菡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抹红晕,在戈壁灼热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她显然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安排,眼神有些慌乱。
但看着周围其他年长的同志也都两人一组合情合理,她咬了咬下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听组织安排。”
何雨柱心中狂喜,但动作却极其绅士。他先利落地翻身上马,然后弯腰,向韩菡伸出手。
他的手掌宽厚,手指修长有力。韩菡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何雨柱微微用力,稳稳地将她拉上马背,坐在自己身前。
为了保持平衡和不显得过于亲密,韩菡尽量挺直脊背,与何雨柱保持着一点距离。但马匹行走间的晃动,还是让两人的身体不可避免地偶尔轻轻触碰。
何雨柱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清香,混合着戈壁风沙的气息,形成一种独特而令人心动的味道。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缰绳,手臂虚环在她身侧,既给她安全感,又保持着尊重。
戈壁滩上,考察队的马队缓缓前行。天空湛蓝如洗,几缕白云如同洁白的哈达。远处是连绵的沙丘和裸露的岩层,
在烈日下呈现出一种粗犷而永恒的美。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声、马蹄踏在沙石上的声音,以及队员们偶尔的低声交谈。
何雨柱和韩菡共乘一骑,起初都有些沉默,气氛微妙而暧昧。
何雨柱能感觉到身后韩菡身体的僵硬,知道她有些紧张和不自在。
他看着眼前这片苍茫天地,感受着身后(虽然是虚的)心仪的女子,一种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柔情在胸中激荡。
他想起了前世那首极具男子气概又饱含深情的歌。此情此景,他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唱给她听。
他清了清嗓子,用不高但足够让身后人听清的、带着磁性的嗓音,轻声哼唱起来。
他唱的,正是屠洪刚的《你》,只是他将歌词稍微调整得更加含蓄,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语境,但那份核心的欣赏与守护之意未变:
“这戈壁的风沙,吹不尽你的身影,
这辽阔的天地,映衬着你的坚定。
你从远方走来,带着智慧与才情,
如同这天山的雪莲,盛开在我心庭……”
(原词: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
他的歌声可是非常专业的,且又感情真挚,气息沉稳,在这空旷的戈壁上显得格外清晰而动人心弦。
歌词里没有一句直白的爱慕,却充满了对一个优秀、独立、坚韧女性的最高赞美和倾慕。
韩菡原本紧绷的身体,在听到歌声的那一刻,微微一顿。
她起初有些错愕,随即被那独特的旋律和直击心灵的歌词所吸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