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奇怪,皇帝老儿的身影怎么好像瞬间高大了一点呢?
小皇子南宫景揉了揉眼睛,偷瞄了几眼老皇帝南宫俞。
奥,原来是错觉啊,还是一直以来那副死人样。
不过,这朝里的大臣们怎么都这么老啊,不是说我大瀚朝才立国七年吗,这是从敬老院挖来的人当臣子?
不解的小皇子南宫景看向一旁的太子南宫准,偷偷摸摸问道:
“大皇兄,咱们大瀚的臣子怎么年纪都这么大啊?”
太子南宫准一脸尴尬,总不能告诉九弟,因为咱们国家太弱了,没有青年才俊来投奔,所以只能提拔任用这些一把年纪还在各地当基层官吏的人吧?
他思索良久,给出了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
“这个……因为咱们大瀚厚待过往功臣,所以太祖爷留下的臣子们都得到了重用,现在他们还没到辞官归乡的年纪,所以年纪都偏大一些。”
“哦,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君臣之间相处得这么融洽。”
太子南宫准闻言,脸一红把头扭到一边,默默吐槽:
不,九弟。
那是因为这些人基本都是从太祖爷军中提拔上来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父皇叔伯辈的人,看着父皇长大的,不尊敬不行啊。
越想越觉得绷不住的太子南宫准只好装作无意地看向天幕,以此转移小皇子南宫景的注意力。
【瀚平帝南宫俞在位时的主要贡献啊,可以用休养生息四个字来概括。
但是我们是来了解历史的,不能如此简单地就略过一个守成之君的功绩,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咱们现在都知道了,瀚平帝南宫俞即位时面临的,是一个刚刚平定下来的地盘,这个地盘儿呢就是南方的丹阳郡这一整个郡。
瀚太祖南宫义啊,把这样一片地方打下来之后,就去世了,没有留下来什么可以借鉴的政策,丹阳郡各地的基层治理还是在延续老样子。
那老样子是什么样子呢?是贪官污吏横行于世,土匪盗贼猖獗不休。
面对这样的局面,瀚平帝南宫俞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剿匪。
他认为啊,盗贼的出现是由于吏治的腐败,不能约束住民间的违法行为发生。
而土匪呢,则要更严重一些,是因为地方政府对底层的压迫太严重了,才导致的土匪横行,土匪也更难解决。
因为往往是一群土匪聚集在一块儿,在山上建了很多个寨子,这些土匪呢就流窜在各个隐蔽的寨子里边,与剿匪的军队缠斗,而且缠斗的结果往往是剿匪的军队无功而返。
因为就算你一时成功剿灭了土匪,你派来的军队不可能长期在这么艰苦的地方驻扎,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匪患又会重新的形成起来。
了解了我国古代土匪的行为习惯之后,咱们再来看看丹阳郡这块地方。
历朝历代,丹阳郡这个地方的匪患都极其严重。
因为丹阳郡不仅有山,而且是有大量的山,百分之70的地方都是山地地形,境内山脉纵横、地形险要,是土匪长期盘踞的天然据点。
不仅地形险要,这里边的土匪也是出奇的强大。
因为丹阳郡的山里边啊,有铜铁矿,也有少量的耕地,这就为土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补充,让他们的战斗力啊,出奇的强。
所以历代的中央政府都没能很好的解决这里的匪患问题。
而到了瀚平帝南宫俞这里呢,他就说一定要彻底地剿除匪患,把这些山里边的铜铁矿和耕地资源拿到手里。】
“大皇兄,父皇还有这么意气风发的时候吗?”
小皇子南宫景这次真的是震惊了,老皇帝还有这么硬气的时候?这也太帅了!
太子南宫准点点头,轻声回复:
“九弟啊,父皇好歹也是天子,自然是有硬气的时候。不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九弟你知道太祖爷开国之后,咱们丹阳郡有多少人口吗?”
“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有不到5万户,大概15万人。”
“什么?!”
“你看,就这么一点人口,耕地又少,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资源出去交换粮食,如果不剿除山匪,把山里面的人口,耕地,铜矿,铁矿拿到手里,咱们大瀚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说着说着,太子南宫准长叹一口气,说道:
“根据户籍上的记载,大乾末年的时候这丹阳郡还有13万户,60多万人,现在26年过去,丹阳郡就只剩下15万人了……唉!这吃人的乱世啊。”
“这……”
看着一脸痛苦之色的小皇子南宫景,太子南宫准摸了摸他的小脑瓜,说道:
“九弟啊,如果你真有本事结束这混乱的世道,皇兄就把这太子之位让给你,这天下已经苦了太久了,皇兄也想看看书里所谓的太平是个什么样子。”
小皇子南宫景静静地靠在太子南宫准怀里,听着太子不断地念叨从前的种种艰险与不易。
【要剿灭丹阳郡的土匪是很艰难的,所以下诏之前呢,瀚平帝南宫俞还是先询问了一下丞相赵伏的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