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筛选标准: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提出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的选文标准,即文章的内容要出自深刻的构思,文义要用华美的辞藻来表现。他特别排除了经、史、子类的学术着作,专注于具有文学性的作品。
主编萧统介绍
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
生平与成就:
项目 详情
身份 梁朝昭明太子,未及即位而英 年早逝,谥号“昭明”。
才华 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在文学 和佛学上均有深厚造诣。
着述 除《文选》外,还编有《文 章英华》等,但多已散佚。
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学 家和编辑家,其《文选》奠 定了他千古不朽的地位。
萧统以其卓越的文学鉴赏力和编辑才能,集结当时众多文人学士,共同完成了《文选》的编纂工作。虽然他年仅30岁便不幸早逝,但他留下的《文选》却成为照亮中国文学史的明灯。
《文选》的内容与特点
1. 收录范围广泛而精审
· 时间跨度:上自先秦,下至梁初
· 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曹植、陆机、潘岳、谢灵运等
· 名篇荟萃:如《古诗十九首》、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贾谊《过秦论》、诸葛亮《出师表》等
2. 开创性的分类体系
《文选》将文章分为38类,这种细致的分类方式体现了当时对文体辨析的精细程度,对后世的文体学研究影响深远。主要大类包括:
· 赋:按题材再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个子类
· 诗:按内容再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个子类
· 杂文:包括诏、令、表、书、论等实用文体
《文选》的历史影响与价值
1. 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从唐代开始,《文选》就成为士人学习诗赋的典范教材,乃至有“《文选》烂,秀才半” 的谚语流传(意思是读熟《文选》,考取秀才就有一半把握)。
2. 形成专门的“选学”
唐代以诗赋取士,《文选》更受重视,研究《文选》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称为“选学”。着名的注本有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和五臣的《文选注》,其中李善注以其精审详备而被后世推崇。
3. 对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
· 唐代:李白曾三拟《文选》,杜甫教诲儿子要“熟精《文选》理”
· 宋代:陆游有“《文选》是文章祖宗”的说法
· 后世:直至明清,《文选》一直是文人学习骈文和诗赋的重要范本
《文选》的现代意义
在今天,《文选》的价值依然不减:
· 文学研究:是研究先秦至六朝文学最可靠的文本依据之一
· 文化传承: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创作借鉴:其中的经典作品仍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艺术营养
· 历史窗口:通过这些选文,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
《文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一座文化丰碑。它代表了六朝时期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奠定了中国纯文学的基础。萧统和他的编纂团队以其卓越的见识,为中国文学史完成了一次经典的筛选和保存,其功绩至今仍被世人铭记。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