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站在临时搭起的展台前,指尖划过画轴卷首。夜风从帐外吹进来,掀动了纸角。
“明天再过一遍。”她说。
春棠正低头核对着清单,听见声音抬头:“主子,药剂样本已经封好,每一份都加了秋蘅特制的护灵符。”
秋蘅没说话,只轻轻打开药箱,取出一枚青玉小瓶,在灯下转了半圈。瓶身泛着温润的光,含着一缕晨露。
“这是‘生脉露’的浓缩版,”她终于开口,“喷出来是雾,落地成露,能当场演示植被复苏效果。”
夏蝉靠在帐柱边,手里摩挲着软剑的鞘。“要是有人故意捣乱呢?比如冲上来抢东西。”
冬珞正在舆图上标最后一段航线,闻言抬眼:“那就让他抢。”
众人一愣。
冬珞合上册子:“我们准备的样品,全是带记号的。谁碰了,三天内手心会浮出叶脉纹,洗不掉。”
春棠轻笑:“这倒好,偷成果的人自己成了活广告。”
沈微澜点了下头:“讲稿我改完了。第三段加了那首小令,你们听听看。”
她清了清嗓子:“浊雾锁千山,孤灯照夜寒。一点青芒起,春风渡玉关。”
帐子里静了一瞬。
“正好接在数据展示之后,”她继续说,“说完这句,秋蘅就放药雾,画面和气息一起进来,最抓人。”
夏蝉皱眉:“可您站那么近,万一药性反冲?”
“不会。”秋蘅淡淡道,“我已经调过比例,温和得像春雨,闻着还有点甜香。”
“那就按这个来。”沈微澜把画轴卷好,“明天辰时三刻开始演练,所有人到场。”
第二天清晨,营地中央的空地已被改造成模拟会场。
一根竹竿撑起布帘当背景,地上用白灰画出区域线。左边摆着一张小案,上面陈列几件展品:水晶瓶装的药剂、微型净火炉模型、还有一幅展开的长卷——《清澜图》。
春棠站在案后,试了试讲解的音量:“本次生态修复项目历时三年零两个月,共采集土壤样本一千三百二十七份……”
“慢一点。”冬珞坐在不远处的矮凳上记录,“说到‘一千三百二十七’的时候停半息,让听众有时间反应。”
春棠顿了顿,重新来:“……共采集土壤样本一千三百二十七份。”
“好些了。”冬珞点头,“但语气太平,念账本。这不是汇报,是讲故事。”
“讲故事?”春棠挑眉。
“对。”沈微澜走过来,“他们不在乎数字多精确,只关心这片林子是怎么活回来的。你得让他们看见焦土变绿的样子。”
“那我就说,第一天只有风刮着灰粒打脸,第七天冒出第一根嫩芽,第十五天听见鸟叫……”
“这就对了。”沈微澜笑了,“用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去说。”
轮到秋蘅演示药剂释放。
她站到案侧,取出青玉瓶,轻轻一旋瓶盖。一股淡青色薄雾缓缓升腾,随风飘散。雾气掠过地面枯草,不过几息,几星绿点悄然钻出。
夏蝉盯着看:“比昨天快。”
“温度高了些。”秋蘅收回瓶子,“今天太阳足,土松,反应更明显。”
“很好。”沈微澜点头,“峰会现场若有阳光直射,效果只会更强。”
接着是夏蝉和冬珞负责的应急推演。
冬珞扮作敌对代表,突然起身质问:“你们所谓‘融合巫术’,是否违背自然法则?有没有考虑过能量失控的风险?”
春棠稳住呼吸:“我们的方法源自古籍《山泽通》,讲究顺应地脉走势,绝非强行干预。每一处阵眼都经过七日观测才定位。”
“那为什么苍岚家族起初不认可?”
“因为他们亲眼见到之前。”沈微澜接过话,“等他们摸到回暖的土地,听到林中鸟鸣,就不需要再多解释。”
冬珞坐下:“问题问得尖锐,但答案不能硬邦邦。你要让人觉得,我们在守护,而不是征服。”
第三次演练结束时,已是午后。
沈微澜站在展台前,从头到尾走了一遍流程。语速、停顿、眼神落点,全都卡在节拍上。
最后她抬起手,指向画卷末端新生的桃枝图案:“山河有病,非一人可医;然心火不灭,终见春回。”
话音落下,秋蘅适时洒出药雾,绿意悄然蔓延。
所有人都没动。
片刻后,春棠低声说:“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沈微澜望着眼前的一切——画轴、药瓶、布景、姐妹们疲惫却亮着眼睛的脸。
她点点头:“是不一样了。”
夜幕降临时,营地再次亮起灯火。
沈微澜独自坐在帐中,翻看明日要带的资料。春棠进来,放下一碗热汤。
“喝点吧,加了安神的草根。”
“谢谢。”
“主子,加密名单我也做好了。”春棠犹豫了一下,“只给您和冬珞看过那份。”
“很好。”
“还有……刚才秋蘅说,井水又涩了。”
沈微澜抬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