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站在偏厅门口,手上的纱布又渗了点红。春棠想扶她,被她轻轻推开。
“我不坐屋里。”她说,“就在这儿说。”
城主从里面迎出来,脸色有点发紧。“沈姑娘,你昨夜没睡,今早又忙了一上午,真不用回府歇会儿?”
“歇不了。”她走进厅堂,“人抓了,事没完。他们背后还有人,现在最怕的就是死灰复燃。”
城主抿了嘴,没吭声。
冬珞抱着一叠纸进来,放在桌上。“这是昨晚整理的巡水路线图,还有百姓名单。愿意守水的人,有三十七个。”
“不够。”谢云峥从门外走进来,身上还带着晨露味,“一个晚上两班倒,至少得六十人轮着来。”
“那就再招。”沈微澜看着城主,“大人,我有个想法——咱们不能光靠兵守,得让老百姓自己管起来。”
“怎么管?”
“三件事。”她伸出三根手指,“第一,人防;第二,耳报;第三,粮稳。哪一环断了,都可能出事。”
城主坐下。“你说。”
“先说人防。”她走到桌前,指着地图,“白日由官军在闸口站岗,夜里不能只靠外人。我建议挑本地青壮,每两人一组,轮流巡查。夏蝉已经教过几批人基本功夫,能应付突发情况。”
谢云峥点头。“我已经带人试过一次夜间突袭模拟。原来的岗哨间距太大,有人能绕过去。现在改成每半里设一个哨点,加装响铃机关,碰一下就会响。”
“谁来监督?”城主问。
“互相监督。”她说,“每组两人,签责任书。若有一方失职,两人同罚。若有功劳,一起奖。”
城主眉头松了些。“这法子……倒是实在。”
“不止这些。”她转头看冬珞,“耳报的事,你来说。”
冬珞上前一步。“我在茶肆、渡口、药铺安了几个信得过的人。每天他们会留意有没有陌生人打听试验田的事,或者谁在私下议论官府。”
“密语箱也放好了。”春棠接话,“三个地方,西门粮市、东街井台、北巷祠堂。谁有线索,写个条子塞进去,不记名。”
“奖励呢?”城主问。
“一斗米或一匹布。”沈微澜说,“只要查实有用,当场兑现。绝不追查是谁报的。”
城主沉默一会儿。“万一有人乱报呢?”
“今天早上就收到一封。”冬珞翻开本子,“说西门有外乡人问灌溉时间。我们去查了,是个流民想讨活路,不是奸细。”
“虚惊一场?”
“但也说明,这法子能用。”沈微澜看着他,“有人开始愿意说话了,这就是好事。”
城主终于点头。“行。这事你做主。”
“最后是粮。”她看向春棠,“你来说。”
春棠打开账册。“我已经把城里十二家大粮铺走了一遍。八家还在正常卖粮,四家偷偷抬价,尤其是陈粮。”
“我就贴了张榜。”她拿出一张纸,“列了‘诚信商户’,挂在城门口。谁平价卖,名字就在上面。第一批试验田种子,优先给他们进货。”
“那不听话的呢?”
“暂停三个月进官市的资格。”她说,“而且我们自己建了个应急仓,存了够全城吃十天的粮。就在城南旧库房,四大丫鬟轮流值守。”
城主猛地抬头。“你们连这个都想了?”
“必须想。”沈微澜声音不高,“水保住了,要是粮被人卡住,一样会乱。”
厅里安静下来。
谢云峥忽然开口:“你打算一直盯下去?”
“盯到没人敢动为止。”她看他一眼,“你不信我能守住?”
“我不是不信你。”他说,“我是怕你太拼。手还没好,站这么久,胳膊都在抖。”
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没说话。
春棠小声提醒:“主子,药该换了。”
“等会儿。”她转向城主,“大人,接下来我想调两个小吏归我直接用。一个管巡查记录,一个管密语箱开箱登记。您能同意吗?”
城主盯着她看了很久。
“从前我以为你是外来人,插手太多。”他慢慢说,“但现在我知道,你比我们更想保住这座城。”
他站起身,把手令递过去。“从今天起,巡水队归你调度。情报、物资,只要你提,我全力配合。”
沈微澜接过手令,没道谢,只点了点头。
一行人走出偏厅。
太阳刚升到屋檐高,风吹得旗子哗啦响。
冬珞拿着舆图走在她身边。“哨岗位置要再核一遍。北段坡陡,得换熟路的人。”
“你安排。”她说,“今晚我要看到所有人名册和排班表。”
“你真不休息?”
“睡不着。”她笑了笑,“一闭眼就想起昨天那个老农跪下的样子。他说我是给他们活路的人。”
“你就是。”
“可活路不能靠一个人给。”她停下脚步,“得让他们自己学会守。”
谢云峥跟在后面,一直没说话。
到了城楼底下,她转身问他:“你今晚还去演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