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落日映红墙,少年天子意气扬。
革弊振衰推新政,铁腕整纲肃朝纲。
奈何权臣如虎狼,南坡一夕梦黄粱。
若教天假十年寿,未必元祚不绵长。
在元朝九十年的历史里,有位皇帝堪称“非主流”——他不沉迷酒色,不热衷打猎,一门心思搞改革,像极了职场里突然空降的“整顿达人”,可惜这位“达人”运气太差,刚把改革蓝图画一半,就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他就是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今天咱就唠唠这位元朝版“理想主义者”的短暂一生。
元英宗能当上皇帝,纯属“计划外惊喜”。他爹是元仁宗,按照元朝“兄终弟及”的老规矩,仁宗本该把皇位传给弟弟元武宗的儿子和世?,可仁宗偏疼自己这儿子,硬是打破规矩,把硕德八剌立为皇太子。这操作在当时争议超大,就像公司老板把继承权给了亲儿子,却晾着本该接班的侄子,底下人嘴上不说,心里早把小本本记满了。
1320年正月,元仁宗驾崩,17岁的硕德八剌接过皇位,成了元朝第五位皇帝。可这皇位坐得一点不轻松——朝堂上有个“大BOSS”压着他,就是他奶奶太皇太后答己。这位老太太可不是善茬,从武宗时期就开始干政,手里攥着人事大权,朝堂上一半官员都是她的人,史称“内则太后幸臣失列门等,外则中书平章政事黑驴等,壅蔽专擅”。
刚登基的元英宗,活脱脱一个“傀儡皇帝”:想任命个亲信,答己一句话就给否了;想改个政策,底下大臣全拿“太后有旨”当挡箭牌。换别人可能就摆烂了,可英宗偏不,他知道自己根基浅,没硬刚,而是先装“乖宝宝”,表面上对奶奶百依百顺,暗地里却在攒“人脉值”——他看中了一个叫拜住的大臣,这哥们是成吉思汗的功臣之后,为人正直还敢说话,英宗把他当成“改革合伙人”,一步步提拔成左丞相,俩人组成“少年君臣CP”,就等机会搞大事。
1322年是英宗的“转运年”——先是太皇太后答己病死,接着权倾朝野的右丞相铁木迭儿也跟着咽了气。这俩“绊脚石”一没,英宗直接开启“狂暴整顿模式”,把憋了两年的改革计划全搬了出来,活像个刚解锁权限的产品经理,对着元朝这台“老破机器”疯狂迭代。
他的改革第一步,就是“砍冗余”。元朝到了英宗时期,官员冗余得离谱,光京城就有一堆“闲官”,每天上班喝茶看报,工资还拿得比谁都多。英宗大手一挥,裁掉了近千名冗余官员,还取消了十几个没啥用的机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行政效率”。《元史》里记载这波操作“罢世祖以后冗置官”,看似简单一句话,背后可是得罪了一堆靠闲职混饭吃的贵族。
接着是“抓财务”。元朝财政早就被前几任皇帝霍霍得差不多了,贵族们疯狂兼并土地,还偷税漏税,国库比脸都干净。英宗学起了现代“财务审计”那套,派专人去地方查账,查出不少官员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的事儿,光没收的赃款就填了国库一半的窟窿。他还规定“禁止诸王、驸马、勋臣受民户献田”,相当于断了贵族们的“灰色收入”,这下可好,朝堂上反对的声音直接拉满,就差没把“我们不服”写在脸上了。
最狠的是“整司法”。以前元朝贵族犯了法,总能靠关系“免罪”,老百姓受了欺负也没处说理。英宗直接下令“刑狱当平恕,不可滥及无辜”,不管你是王爷还是国公,犯了法该蹲大牢蹲大牢,该罚款罚款,还建立了“冤假错案平反机制”,短短半年就平反了几十起旧案。这波操作让老百姓拍手叫好,却把贵族们得罪了个透——你这不是拆我们的“特权保护伞”吗?
英宗改革干得风生水起,却忘了一个“隐藏BOSS”——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这铁失可不是善茬,他爹是铁木迭儿,自己又掌管着禁军,相当于公司里“老领导的儿子+保安队长”,手里又有权又有人。铁木迭儿活着的时候,铁失跟着老爹贪了不少钱,英宗查贪腐的时候,差点把他也揪出来,虽说最后没治罪,但铁失心里早就慌了:这小皇帝这么能折腾,早晚得把我收拾了!
铁失开始暗中搞事情,他串联了一群对英宗不满的贵族和大臣,包括几个王爷、禁军将领,甚至还有英宗的叔叔晋王也孙铁木儿(后来的泰定帝)。这群人凑在一起,跟搞“职场小团体”似的,天天密谋怎么把英宗拉下马。有人劝铁失“要不咱再等等,说不定皇帝改主意了”,铁失却咬着牙说:“等?等他把刀架到咱脖子上吗?”
1323年八月,英宗带着拜住去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避暑,返程的时候要路过一个叫南坡店的地方。铁失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南坡店地处偏僻,禁军都是自己人,动手方便。他提前派人在店里埋伏好,等英宗的队伍一到,趁着半夜大家熟睡,带着几百个禁军冲进去,先把拜住砍了,接着闯进英宗的帐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