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嗣源病重,李从荣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就想带兵入宫,夺取皇位。王淑妃得知消息后,立刻和孟汉琼等人商量对策。他们一边派人通知李嗣源,一边调集宫中的侍卫,准备抵抗李从荣。李从荣带兵来到宫门口,却遭到了侍卫的阻拦。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李从荣没想到自己的计划会失败,最终被乱军杀死。
这场争斗,王淑妃大获全胜,但也让她彻底卷入了宫廷的权力斗争之中。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可在那个乱世,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自己和养子的地位,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复杂的宫廷生活中,王淑妃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收养了许王李从益。李从益本是后唐明宗后宫中一个宫女所生,李嗣源觉得王淑妃没有孩子,就把李从益交给她抚养。王淑妃对这个养子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她把自己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李从益身上。
李从益渐渐长大,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可他的乳母司衣王氏,却是个不安分的人。她看到李嗣源年事已高,秦王李从荣手握兵权,就想为自己以后的日子打算。当时李从益只有四岁,司衣王氏就教他说想见秦王李从荣。李嗣源也没多想,就派司衣王氏带着李从益去秦王府。一来二去,司衣王氏竟然和李从荣私通了,李从荣还让她帮忙观察宫中的动静。
后来,李从荣谋反被杀,司衣王氏心里不服气,她觉得李从荣是被冤枉的,就口出怨言。这话传到了愍帝李从厚的耳朵里,李从厚大怒,立刻下令赐死司衣王氏。因为这件事和王淑妃也有牵连,李从厚对王淑妃也产生了不满,甚至想把她迁到至德宫去。幸好曹太后和王淑妃关系一直很好,在曹太后的劝阻下,李从厚才没有这么做,但对王淑妃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
王淑妃心里明白,自己和养子在这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但她没有放弃,为了保护李从益,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时刻留意着宫中的一举一动,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后唐的局势越来越动荡,没过多久,后唐废帝李从珂即位。李从珂对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还算客气,但王淑妃却预感到,这宫中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了。有一次,李从珂在妃院设宴,王淑妃突然举起酒杯,对李从珂说:“陛下,我想辞别您,去当尼姑。”李从珂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她为什么。王淑妃哭着说:“我这孩子能活下来,本就是侥幸。如果陛下您容不下我们,等我死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呢?”李从珂听了,也觉得很伤感,他安慰王淑妃说:“太妃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母子的。”
然而,王淑妃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勾结契丹,进攻京城。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聚族准备自焚。王淑妃得知消息后,连忙跑去劝曹太后:“太后,现在事情紧急,我们还是先躲一躲吧,等姑夫(指石敬瑭)来了再说。”曹太后却绝望地说:“我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一个人活着,你自己保重吧。”说完,曹太后就和李从珂一起自焚而死。
王淑妃见此情景,悲痛欲绝,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她还要保护李从益。于是,她带着李从益和他的妹妹,藏在了鞠场内,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晋高祖石敬瑭即位后,王淑妃自知无力反抗,就主动请求去当尼姑。可石敬瑭却没有答应,他把王淑妃母子迁到了至德宫居住。后来,后晋迁都到汴州,王淑妃母子也跟着一起去了,石敬瑭的皇后对王淑妃十分敬重,把她当成母亲一样对待。
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为了安抚人心,诏以郇国三千户封李从益为郇国公,让他主持后唐的祭祀,还规定他的服色、旌旗都依照后唐的旧制。王淑妃看着儿子有了这样的待遇,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她知道,这是石敬瑭在利用他们,但只要能保住儿子的性命,她也就满足了。
后晋的日子也不好过,没几年,契丹就开始大举进攻。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和契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契丹大军攻破了京城,后晋灭亡。这时候,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契丹人耶律德光率军进入京城后,看到了后唐明宗的画像,他竟然焚香礼拜,对王淑妃说:“明宗和我约为弟兄,你就是我的嫂嫂。”王淑妃没想到耶律德光会对他们这么客气,心里既惊讶又感激。原来,耶律德光早就听说过王淑妃的美貌和贤德,对她十分敬重。
当时,赵延寿所娶的后唐明宗公主已经去世了,耶律德光就为赵延寿娶了李从益的妹妹,称永安公主。永安公主的生母不详,一直是由王淑妃抚养长大的。王淑妃为了女儿的幸福,亲自到京城主持了婚礼。婚礼结束后,耶律德光想让李从益当彰信军节度使,李从益心里害怕,推辞不肯当官。耶律德光也没有勉强,就让他们母子回到了洛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