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渊”平台动了!
它不是缓慢上浮,而是以其令人瞠目结舌的静音和高效,如同一条巨大的深海巨鲸,以一种稳定而决然的姿态,向着海面那无形的能量场高速攀升!
水下AUV传回的声纳图像清晰显示,那流线型的黑色巨物破开深海的水压,周身覆盖的海水被无声地排开,其表面那些疑似声学隐身材料的涂层在高速上浮过程中与水流摩擦,却几乎不产生任何空泡或显着噪音。
“上浮速度惊人!预计将在七分钟后抵达海面以下五十米深度!”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它要浮出水面?还是要在那个深度进行“连接”?
答案在几分钟后揭晓。
当“海渊”平台攀升至距离海面约一百米深度时,其光滑的上表面突然无声地开启了一系列复杂的舱盖,露出下面闪烁着幽蓝色光泽的、非金属材质的复杂结构。紧接着,数十根粗大的、同样闪烁着能量微光的“触须”状装置从中探出,笔直地向上方延伸!
这些“触须”并非实体管道或机械臂,而是由高度凝聚的等离子体束和强磁场约束构成的、暂态的能量传导通路!
它们的目标,直指海面上那个已经成型的、直径近百米的无形电磁场!
“能量导引束!”“鸿蒙”能源分析单元发出了惊呼,“它们试图将平台聚变反应堆产生的巨大能量,通过这些能量束,注入到海面的电磁场中!这是……远程无线能量传输!但规模和技术方式前所未见!”
下一秒,数十根等离子能量束与海面的强电磁场完美对接!
嗡——
即使远在数百公里外的侦查设备,都瞬间捕捉到了一次剧烈的能量波动!一道肉眼不可见,但在特殊传感器下却璀璨无比的能量光柱,仿佛连接了海洋与天空,骤然出现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
庞大的能量通过这暂态的“桥梁”,从深海平台汹涌地注入到海面的电磁场中。那电磁场的中心,光芒越来越盛,甚至开始影响现实物质海面,使其微微凹陷,形成一个巨大的、平滑的碗状结构,周围的海水却如同被无形的力场约束,无法涌入填补。
“它到底要把能量传输到哪里?那个电磁场只是一个中转站吗?”林夕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答案,来自九天之上。
“报告!近地轨道检测到异常高能量反应!坐标……坐标与海面电磁场焦点精确对应!有东西……有东西正在轨道上被激活!”
卫星图像迅速锁定目标区域。只见在距离地面数百公里的太空中,原本空无一物的轨道上,随着海面能量的持续注入,一个庞大物体的轮廓逐渐从隐匿状态中浮现出来。
它通体黝黑,结构复杂而怪异,如同一个巨大的、不对称的多棱晶体。其表面展开着面积惊人的太阳能板,而它的核心部分,一个直径巨大的碟形天线或能量发射装置,正在缓缓调整角度,内部开始汇聚起令人心悸的幽蓝色光芒。
它是一个隐藏的轨道能量平台!或者说——轨道能量武器!
“海渊”的根本目的,并非自身作战。它是一个隐藏在深海、极难被发现的能量供应基地!它通过这种匪夷所思的超距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为隐藏在近地轨道的战略级武器平台供能!
“计算轨道平台能量发射器的指向!”“鸿蒙”系统疯狂运转。
计算结果瞬间呈现在主屏幕上,一条清晰的、令人绝望的红线从太空中的轨道平台延伸出来,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最终落点精确地指向——
风域湖基地!
“它的目标是‘龙心’!”钱卫东院士失声喊道。
“升起”的是能量导引束,“连接”的是天地之间的能量传输桥梁!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轨道上的超级武器,远程打击并摧毁可能是地球上唯一能与之抗衡的“龙心”聚变能源核心!
“拦截!必须拦截它!”羊羽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绝对不能让它的能量发射完成!”
所有的预案在这一刻被推翻。面对这种来自太空的、由深海供能的降维打击,传统的防御手段显得苍白无力。
“距离轨道平台完成能量填充还有最后13分钟!”
“我方最近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准备时间需要15分钟!”
“来不及了!”
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冷静的声音插入通讯频道,来自一位年轻的、一直沉默的轨道动力学专家。
“或许……我们不需要直接攻击轨道平台或者‘海渊’!”他语速极快,“海面那个能量传输场!它是能量传输的关键节点,同时受到来自上方和下方的能量冲击,结构必然极其不稳定!如果我们能干扰甚至摧毁这个节点……”
“说下去!”羊羽眼中闪过一丝厉芒。
“计算结果显示,只需要向该区域投射当量足够的超强激光,就有可能破坏其场结构,引发能量传输的连锁崩溃!能量逆流足以对‘海渊’的平台和轨道武器造成重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