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着,又拿出两个准备好的礼盒,递给林夕和羊羽:“这是第一批精制的五斤茶,你们留着喝。搞研究费神,可以提提神。”
林夕和羊羽欣喜地接过这份带着山野气息和心意的新茶。赤琼玉液的醇烈,配上赤琼红茶的温润,风域湖研究所里,仿佛也融入了来自落雁河源头的双重馈赠。
就在三人品茶交流,气氛融洽之时,研究所外传来了熟悉的引擎声和清脆的呼喊。
“林夕姐姐!羊羽哥哥!”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民族风格服饰,身影矫健如小鹿般的姑娘就欢快地跑了进来,正是卓玛。她脸上带着高原阳光晒出的健康红晕,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活力。
“卓玛!你怎么来了?”林夕惊喜地站起身,迎了上去。她对这位性格直率、勇敢坚韧的藏族姑娘十分喜爱。
卓玛一把抱住林夕的胳膊,笑嘻嘻地说:“我专门赶来看你的,开园仪式上你们走的匆忙,我都没能跟你说上话!林夕姐姐,你想我没?”她说着,又转头跟羊羽和陈诗雅打招呼,“诗雅姐姐好!羊羽哥哥好!”
陈诗雅笑着回应,羊羽也温和地点了点头。他们都清楚卓玛对林夕那种近乎崇拜的亲近感。
“都是院长和主任了,还这么顽皮",林夕怜爱的说。
卓玛的到来,让研究所的气氛更加活跃。她围着林夕,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百里画廊最近的游客见闻,到锦锦文化产业园的建设,锦锦文化艺术学院的发展……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言语间充满了对林夕的依赖和仰慕。
林夕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看向卓玛的眼神也充满了姐姐对妹妹的疼爱。她欣赏卓玛的纯真和潜力,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她,希望她能成为落雁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来自本土的新生力量。
陈诗雅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她敏锐地察觉到,林海布局的落雁河战略,不仅在产业上环环相扣,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似乎也有着长远的考量。从上游的自己,到中游的杨丽雅,下游的卓玛,乃至大凉山的马玉茹、潘素素,以及眼前这位深受林海信任喜爱\、在风域湖独当一面的林夕……她们如同散落在战略版图上的明珠,被林海以某种无形的方式串联起来,各自闪耀,又彼此呼应。
而羊羽,则更专注于与陈诗雅交流着技术问题。他询问了赤琼生态园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特别是关于那次“威廉·陈”探访后,是否发现更多异常。陈诗雅也提到了生态园近期加强的安保措施,以及网络上那些尚未平息的暗流。
“树欲静而风不止。”羊羽听完,轻轻叹了口气,“赤琼生态园现在成了焦点,以后这类事情恐怕不会少。林大哥那边,压力肯定很大。”
陈诗雅目光坚定:“林总早有预料。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阵地,确保生态园本身无懈可击。只要我们的根基稳固,这些外来的风雨,动摇不了大局。”
她的语气中,带着对林海全盘布局的信任,以及作为一线执行者的自信。
此刻,风域湖畔,茶香酒韵,好友相聚,看似一派宁静祥和。但无论是沉稳的羊羽,还是敏锐的陈诗雅,亦或是逐渐接触到更多外界信息的林夕,都心知肚明,这宁静之下,是落雁河方向正在涌动的暗流。林海送来的玉液琼浆,陈诗雅带来的暗香红茶,卓玛带来的下游消息,都像是拼图的一块,共同勾勒出那片战略要地荣耀与危机并存的现实图景。
而在赤琼生态园,在蜀都总部,“金钟罩”计划依旧在无声地运转。网络上的舆论攻防,现实中的潜伏与反制,都在不为人知的层面激烈进行。林海坐镇中枢,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既要应对明枪暗箭,又要推动庞大的产业蓝图稳步向前。
风域湖的这次小聚,仿佛是暴风眼中一片短暂的安宁。在这里,来自落雁河上下游、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人们,因为共同的目标和情感纽带汇聚一堂,分享着成果,交流着信息,也积蓄着继续前行的力量。
他们都知道,眼前的宁静值得珍惜,但更艰巨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天地,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以及那个运筹帷幄的掌舵人——林海。
夜色再次降临风域湖,卓玛依依不舍地告别离去。陈诗雅也踏上了返回生态园的归程。研究所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只剩下羊羽和林夕,以及那满屋挥之不去的酒香与茶韵。
林夕看着窗外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轻声道:“二哥送来的酒,诗雅带来的茶,还有卓玛的活力……感觉像是给我们充电来了。”
羊羽走到她身边,揽住她的肩膀,目光深邃:“是啊。前路还长,我们这里是科研最前线。风域湖的生态价值,或许在未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湖风轻拂,带来远山的气息。赤琼玉液的风靡,赤琼红茶的诞生,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谊,在这暗流涌动的时代洪流中,如同点点星火,闪烁着坚韧而充满希望的光芒。
喜欢巴蜀玉脉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巴蜀玉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