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这,这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专家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玉髓成河……造化之源……”袁老喃喃自语,一向沉稳的他,此刻手指也在微微颤抖,“我们发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能量泉眼,而是一个……一个孕育中的生态奇观,一个星球的生命胎盘吗?”
林夕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撼与迷醉。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本能地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地质学、物理学、化学意义——需要何等恐怖的压力、温度,以及何等漫长的时间尺度和特殊的元素环境,才能形成如此规模、如此形态的玉髓河?这完全颠覆了现有的认知。
而羊羽的感受则更为直接和深刻。他的灵觉仿佛被那条玉髓河散发出的能量洪流瞬间淹没、洗涤。他感到周身毛孔舒张,体内真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行运转,欢欣雀跃。仅仅是隔着数千米厚的地层和量子信号的间接感应,那能量就让他有种要羽化登仙的错觉。他毫不怀疑,若能亲身靠近,甚至汲取一丝其中的能量,对他的修行将是无可估量的助益。
“这条玉髓河,才是风域湖真正的心脏,是湖底太极能量循环,乃至阴阳泉眼的终极源头!”羊羽睁开眼,目光灼灼,“那八角形结构,不是终点,而是一道墟门!一道连接地表湖泊与这条地下玉髓河的‘门’!”
“墟门……”林夕想起了那份神秘档案上的标注,低声重复。此刻,这两个字显得如此贴切而沉重。“墟”,可指代废墟、远古之地,亦可指代本源、归墟。这道门,通往的或许正是星球生命的古老本源之地。
“扫描显示,玉髓河的能量,正通过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场效应和物质渗透,沿着那条幽蓝色的能量通道,缓慢而持续地向上输送,最终经由八角形‘墟门’扩散开来,滋养着整个湖底玛瑙玉脉,并融入到湖水的太极能量循环之中。”操作工程师汇报着数据分析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观测到的湖底能量场,仅仅是这条玉髓河能量逸散出来的一小部分?”袁老追问。
“是的,袁老。根据初步估算,玉髓河本身的能量层级,比湖底能量场高出至少三个数量级。我们之前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这个结论,让指挥中心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风域湖的秘密,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惊人。他们之前的小心翼翼和敬畏,在此刻看来,似乎还远远不够。
“立即启动最高保密协议!”袁老迅速从震撼中恢复,展现出顶尖科学家的决断力,“关于玉髓河和墟门的所有数据,列为‘神工’计划最高机密,加密等级提升至‘龙渊’级!所有参与人员,签署终身保密承诺。”
他转向羊羽和林夕,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羊羽,林夕,你们二人是唯一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和对能量直观感知能力,并直接接触核心秘密的人。接下来的研究重心,必须调整。我们要重新评估一切行为对这套更深层系统的影响。灵液的生产取水,必须建立在确保不扰动‘墟门’和玉髓河能量稳定输出的前提下。任何微小的不慎,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切断这来自星球深处的生命恩赐。”
羊羽和林夕沉重地点头。他们明白,发现玉髓河带来的不是解开谜题的轻松,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这道“墟门”之后,是希望,也可能是深渊。
“我们需要建立玉髓河能量输出与湖底能量场、地表生态系统、乃至灵液功效之间的动态关联模型。”林夕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只有精确量化了这种关联,我们才能制定出真正可持续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同意。”袁老道,“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墟门’本身的研究。”
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重点全面转向对玉髓河与墟门的深度认知。更多的计算资源被投入到构建超大规模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中,试图模拟从玉髓河到地表湖泊的完整能量与物质传输链条。
羊羽和林夕几乎不眠不休,沉浸在数据的海洋和能量的感悟中。羊羽尝试在靠近阴眼的湖底入定,将灵觉沿着那幽蓝色的能量通道向前延伸,去更真切地感受玉髓河的气息。他发现,当他的心神与那玉髓河的能量产生微弱共鸣时,他对于“灵能生命液”合成过程中那种“太极平衡”状态的把握,变得更加精妙入微。他甚至开始尝试,能否在精神层面,引动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玉髓河本源的造化之气,融入到最新批次的生命液中。但他感觉到,经过这种尝试的生命液,其内在的品质似乎发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本质上的升华。
林夕则带领团队,对采集自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水样、沉积物样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分析。他们发现,越靠近墟门的水体,其中蕴含的某些未知的、与玉髓河能量特征高度相关的“信息印记”或“能量签名”就越明显。这些“印记”并非简单的分子或离子,而更像是一种烙印在能量本身的结构性信息,或许正是风域湖水神奇功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