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洗,静静流淌在劫后余生的栖心阁庭院。焦黑的梁柱无声矗立,龟裂的青石板上残留着琉璃碎屑与干涸的血迹,空气中弥漫着星髓清辉的余韵、草木精魄的哀伤、净土之力的厚重、契约之光的坚韧,还有一丝难以彻底驱散的、属于归墟的冰冷死寂。废墟之上,一种巨大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空茫笼罩着每一个人。
江屿的魂体已然凝实如琉璃,温润内敛,散发着新生的稳固气息。心口处,那曾经吞噬生命的蚀心印彻底消失,光滑的肌肤下,隐隐可见七彩霞光、暗金丝线与乳白生机完美交融流转。他靠坐在一块相对完整的廊柱基石上,苏雅依偎在他身侧,破碎的旗袍被一层流动的霞光覆盖,如同披着无形的华裳。最令人心颤的,是她那一头如霜如雪的银发,在清冷的月色下,无声诉说着方才燃烧生命的决绝。
“江小子,魂源核心融合归墟生髓、时砂本源与纹心契约,根基已成,稳固无比。”陶九知盘坐在不远处,气息萎靡,但眼神锐利地审视着江屿,“蚀心印已除,归墟漩涡亦被炼化消散。此劫…算是渡过了。”他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
阵九畴靠在焦黑的墙边,脸色依旧苍白如金纸,闭目调息,维持九曜星锁最终封印消散的余韵消耗了他最后的心力。百里明瘫坐在地,望着那艘布满修补痕迹、静静悬浮的琉璃心舟,变形的水晶镜片后,眼神复杂,有欣慰,更有后怕。铁老、桑青、白芷、柳七娘、云锦等人,或坐或倚,无不气息微弱,伤痕累累,连说话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
庭院一片死寂,只有夜风吹过废墟的呜咽。
然而,这份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咳…咳咳…”江屿突然发出一阵压抑的咳嗽,原本凝实温润的琉璃魂体,竟不受控制地微微震颤起来!心口处,那完美交融的三色光华,也出现了极其细微、如同水波荡漾般的紊乱波动!一丝难以言喻的虚弱感,瞬间取代了之前的稳固。
“江屿!”苏雅立刻察觉,心猛地揪紧,扶住他的手臂。入手的感觉不再是纯粹的琉璃温润,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内部结构正在经历微妙调整的不稳定感。
陶九知脸色一变,瞬间挪到江屿身边,枯瘦的手指闪电般搭上江屿的腕脉(魂脉)!一股微弱的探查之力涌入。
**【技抵·零玖捌·归藏策·探微】技起!源于陶九知以归藏秘术探查魂体本源(技起)!成于其深厚阅历(技成)!目标——诊断江屿魂体不稳根源(技现)!技行中!**
片刻,陶九知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凝重:“果然…拔苗助长,根基虽稳,脉络未通!如同新筑的堤坝,看似坚固,内里沙石尚未夯实。归墟生髓蕴含的磅礴生机、时砂本源的空间特性、纹心契约的链接伟力,三者虽已融合,但彼此间的‘通路’尚未完全贯通、稳固!魂源核心强大,但滋养魂体的‘经脉网络’却脆弱不堪,如同琉璃盏中盛着滚油,稍有不慎,便是盏裂油溅!”
他看向苏雅,又扫过众人疲惫的脸:“他需要时间,需要极其温和而持续的引导,让这三股力量在魂体内部彻底水乳交融,贯通无碍。这个过程,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急不得,也容不得丝毫外力惊扰。否则,魂体便有崩解之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这些人,无论是陶九知的归藏秘术,阵九畴的星锁大阵,百里明的琉璃神工,还是白芷的银针渡厄,走的皆是刚猛、迅疾或精准的路子,何曾擅长这等至柔至缓的滋养引导之道?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抚平灵魂褶皱的幽香,悄然从后院回廊处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
月光下,一位女子款款行来。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月白色广袖留仙裙,裙摆绣着几丛疏淡的墨兰,行动间步履无声,如同踏月而来。乌发松松挽起,斜插一支造型古朴的木簪,簪头似乎嵌着一颗小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珠子。她面容清丽,气质娴静温婉,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仿佛蕴藏着星月流转的眸子,宁静而深邃。她手中捧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香盒,那抚慰灵魂的幽香,正是从盒中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
正是栖心阁中最为低调神秘、终日与香炉花草为伴的住客——调香师花想容。
她踏入庭院,目光首先落在江屿那微微震颤的魂体上,秀眉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她的视线扫过苏雅那刺目的银发,眼中流露出一丝了然与悲悯。最后,她的目光在庭院中残留的各种气息上停留片刻——星髓的清冷、草木的哀伤、大地的厚重、契约的坚韧、归墟的余寒…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如同在品味着这方天地间最复杂也最深刻的伤痕。
“魂源初定,脉络未通。新生琉璃盏,盛滚油沸汤,盏壁虽坚,油沸难安。”花想容的声音如同她的香气,轻柔舒缓,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直接点出了陶九知诊断的核心。“而苏掌柜…”她看向苏雅,目光落在她那头银发上,“心火燃尽,本源有亏,如同秋叶离枝,虽得甘霖暂润,根蒂已伤,需得温???其源,弥合其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