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天下变故很多,各位将领独揽兵权,大多蛮横霸道,常常不得善终。
只有将军恪守臣子的节操,坚如金石,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奋力保持忠心,立志安定宗庙社稷。
等到元朝皇帝逃到遥远的沙漠,将军你独自一人率领孤军殿后,义气丝毫不减,其余侥幸逃生的人,都像云散鸟飞一样四散奔逃。
唉!
况且古代的将帅,在天下大乱、国家灭亡的时候,没有不借着正义的名义来谋取私利的。
我对将军的操守,非常赞赏。
最近听说塞外逃亡的众人,还在施展蜂虿般的余毒,骚扰我朝边境,难道是将军不能约束士兵而导致这样的吗?
现在我军已经在幽蓟地区集结,等待时机采取行动,将军应该深入思考这件事。
对上而言,是为了谋求保存他的君主的宗庙祭祀,对下而言,是为了保全他的百姓人民,难道不是认清时势的豪杰吗?
现在我派遣长寿、笃马两位平章携带书信,前去向你传达我的心意,将军你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戊申日夜晚,月亮位于太微垣之中。
己酉日。又任命广东行省参政周祯为刑部尚书。
皇上告谕他说:‘刑罚是用来辅助治理国家的,即使是唐尧、虞舜时期也不能避免。’
看舜任命皋陶时所说的话,一开始虽然说要严明刑罚,但最终期望达到没有刑罚(的境界)。
皋陶向舜进谏时,也说过:‘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放过不遵守常法的人。’
当时君臣没有不把慎用刑罚当作重要事情的,而民众也不会自己去触犯法律,所以能够实现和乐升平的盛世。
朕曾经看过此书,深有感触,你要体会其中的道理。
刑部尚书世家宝因事被降为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戊午日,任命户部员外郎张仁荣为本部侍郎。设置骁骑卫、中卫、后卫。
庚申日,任命朱昭为户部尚书,杨思义为陕西行省参政,王克恭为福建行省参政。
辛酉日,任命侯至善为中书省参政,樊思民为户部尚书,不久樊思民又被改任为大都督府参议。
召福建行省参政蔡哲入朝。
赈济应天、苏州、松江、杭州、湖州各郡的八百四十六名贫民,每人发放一石米、一匹绵布。
都督府的大臣上奏说:真州的王昭明等十八个人谋划做违法叛乱的事,逮捕审问后都已经服罪,请(皇上)按照法律处以死刑。
皇帝说:“这不是小事,命令将他召来询问。”
昭明到了,无话可说,只能认罪,他的老母亲和幼子都要被牵连治罪。
皇上说:‘昭明不能被释放,那些老幼之人与他的事有什么相干呢。’
命令处死昭明,释放了其他的人。
十二月。壬戌日初一,派遣翰林院编修罗复仁、兵部主事张福带着诏书去晓谕安南和占城的国王。
诏书说:‘朕原本是平民,因为天下大乱,起兵来保卫家乡,没想到天下豪杰纷纷响应,朕率领他们征战了数年,开辟的土地越来越多,军队越来越强大,于是被臣民拥戴,君临天下,继承正统,到现在已经三年了。’
海外各国来朝贡的,安南是最先来的,高丽其次,占城又其次,都能向我上呈奏表,自称臣子,符合古代制度,我很赞赏他们。
最近占城派遣平章蒲旦麻都前来朝贡,说安南派军队侵犯骚扰,朕看了,心里感到不安。
念及你们两国,从古至今,疆土都有明确的划分,不可以强行合二为一,这是天意。
何况你们居住的地方,距离中国隔着山隔着海,你们所说的侵扰之事,一时难以分清是非,在我看来,你们之间世代相传已经很久了,应该保护土地、安定百姓,上遵天道,尊重中国。
你们先王一定有遗训,这是不用我告诉你们就应该知道的。
朕作为天下的君主,治理混乱、扶持危局,这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派使者前去查看事情的真相,用敬畏上天、谨守本分的道理来告诫他们。
如果两国各自都坚持用兵,多年不停止,那么百姓就会受苦,上帝是爱惜生灵的,一定不会喜欢这样,我担心上天会降下灾祸,百姓会心生怨恨,到时候灾祸就无法避免了。
两个国家的君主,应该听我的话,各自遵循自己的正道,来安定自己的名分,这样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后代就都能永远享受福禄,这难道不好吗?”
诏书到达后,两国都听从命令停止战争。
降职户部尚书朱昭,让他担任苏州府知府,因为他懈怠本职工作,不能胜任事务。
甲子日,太阳当中出现了黑子。
丁卯日,将湖广行省参政赵耀改任为北平行省参政。
赵耀刚开始被任命为湖广行省参政,他已经辞行,又被留了下来。
到这时,皇帝因为赵耀曾经跟随徐达攻取元大都,熟悉那里的风土民情、边境事务的缓急,将他改派到北平,并让他守护王府的宫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