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4072年)十一月初一丁巳日。
戊午日,杭州有个百姓犯罪,按照律法应该被杖刑并流放戍边,他的儿子是磨勘司的小吏,坚持请求代替父亲受罚。皇帝说:“这是件美事,姑且放宽法律来伸张父子之间的恩情,使天下人都能受到劝勉。”于是下令释放他。
壬戌日这天夜里,有一颗流星从天厨星的位置划落到奚仲星的位置后消失。
甲子日,派遣吏部侍郎张度担任正使,工部侍郎孙敏担任副使,去征召卫国公邓愈的女儿做秦王的次妃,不传达制命,不颁发册书,不亲自迎娶。张度等人前去行纳征礼。在此之前,礼部在文楼下摆设冠服、叚匹等物品。这一天,在午门外陈设美酒、面食、果饼。皇帝亲临奉天门,引礼官引导正使、副使进入,站到拜位上。仪礼司上奏说:‘吏部侍郎张度、工部侍郎孙敏,遵照皇帝的命令,前往卫国公邓愈的家中行礼。’赞礼官行完五次拜礼后,出来了。礼部官员引领着礼物从午门、东边的第二个门出去,鼓乐在前面引导,按照顺序前行。那天,卫国公家人先在大门外设置帷帐,在正厅设置香案和礼物案。等到副使到达,由引礼官引导到帐幕中稍作休息,等到摆放礼物完毕,礼官就进去拜见。主婚官员礼官说:“奉皇帝命令,正使吏部侍郎张度,副使、工部侍郎孙敏为秦王,举行纳征礼。”主婚的人出来迎接。引导官引导正使捧着玉圭,副使捧着黑色和浅红色的币帛,来到正厅,把玉圭、黑色和浅红色的币帛放在案几上。正使站在桌子的东边,副使站在桌子的西边,都面向南方。引领主婚的人到行礼拜的位置,赞礼的人(赞者)唱礼让(主婚者)行两次拜礼。赞礼者走到前面跪下,主婚者走到前面跪下。赞礼官捧着圭,正使拿过圭来交给主婚者,主婚者接过圭,把它交给执事人员,执事人员跪着接受,起身放在桌上。赞礼官捧着帛,副使取来玄色和浅红色的布帛交给主婚者,主婚者接过玄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再交给执事人员,执事人员跪着接受,起身放在几案上。赞礼官要跪下,然后起身,再站直身体。主婚的人弯身伏地行拜礼,起身,恢复站立姿势。赞礼者回到原位。赞礼的人两次行拜礼。礼仪结束后,撤去礼物案,礼使、副使按照平常的仪式(进行下一步)。其次,王妃的帽子和服饰,仿照唐、宋二品官的规制,有九翚二凤冠一顶,黑色罗额、缀珠眉心、全珠牌环一双,翟衣三套,绣有八种翟鸟图案。青色纻丝绣制的翟衣,青色纻丝绣制的蔽膝,玉色罗绣制的黼纹衣领、中单各一件。青色绫罗绣着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青色绫罗绣制的蔽膝,玉色绫罗绣着黑白相间花纹的衣领、中单各一件。青色纱料绣着长尾野鸡图案的衣服,青色纱料绣着的蔽膝,都是玉色的。纱绣黼纹的衣领、中单(内衣)各一件,青红罗销金的大带一条,青纻丝的副带一条,五色线锦的绶带一副,玉环两个,彩结金玉佩一副,金钩两个,玉制的革带一条,嵌珠的青色复底鞋、青罗袜各一双。仪仗与王妃相比减少了两面红色团扇、两支戟氅、四个响节,其余的都相同。选择一个日子把仪仗、冠服送到妃子的家中,内官引导行礼之人请妃子穿上冠服,然后请妃子到香案前行八拜之礼,完毕之后,请妃子入坐。众多外命妇行四拜礼。选择一个日子催办嫁妆,派遣一名内官送去礼物,(所送礼物的规格)和送给亲王妃的相同。周王的妃子的娘家选择了一个吉日到王宫布置新房,朝廷命令礼部对护送的官员们进行不同等级的赏赐。成亲的日子,派女官到妃家,请妃子上轿,内使手持仪仗在前引导,从御桥西板桥到午门西门,下轿,进门,上轿到右顺门。亲王头戴皮弁,引导王妃去奉先殿拜谒,用羊、猪祭祀,亲王在东边稍微靠前站立,王妃在西边稍微靠后站立,行礼依照平常的礼仪。礼仪结束之后,(便)进入宫中。亲王与正妃面对面而坐,引礼官引导次妃到亲王面前行四次拜礼,再到正妃面前行四次拜礼,礼仪结束后,次妃在东边坐下,饮宴完成礼仪。第二天,亲王穿着平常的服饰,王妃穿着礼服,来到王宫门前,等候皇上和皇后穿着日常服饰升座,赞礼官引导亲王和王妃来到皇上面前,亲王站在东边稍微靠前的位置,王妃站在西边稍微靠后的位置,赞礼官赞唱行八拜之礼,又来到皇后面前行八拜之礼,不进献枣栗、腵修(古代婚礼时的礼品)。新娘婚后第三天回娘家,叫做回门。这一天,宫中的官员先将礼物送到妃子的父母家。国王和王妃各自准备仪仗队在前面引导。亲王到了门口,赞礼官引导亲王进入,来到正厅,亲王站在东边,面向西,王妃的母亲站在西边,面向东。王四拜之后,王妃的母亲站立着接受了两拜,回拜了两拜。妃子到了以后,进入中堂,行家中亲人之间的礼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