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得好,日子如流水,可我们今儿说的这日子,却像那老座钟里的摆锤,“滴答、滴答”,带着黄铜特有的沉郁声响,一下下敲打着光阴的褶皱。
您道是哪般人物?
正是明楼、汪曼春、小明、明悦、明萱、明宇这六位。
他们在这现代位面,生活了十个月有余。
要说这十个月的光景,可不短呐!
您猜怎么着?
窗台上那盆当初刚抽芽的绿萝,如今已垂下一帘碧瀑,绿得能滴出水来,叶尖上的水珠儿晃悠悠的,瞧着就喜人!
眼瞅着一年的任务就快画上句号,归途就在前头招手,可这满室的烟火气,偏生像藤蔓似的,缠上了每个人的心尖儿。
那滋味,既有对归途的期待,又有对眼前光景的怅然,复杂得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
正在这时,就见明楼胸前的集团徽章“腾”地一下,泛起一阵温润的热意。
再看跟那徽章连着的店铺任务面板,“唰”地一下亮了起来,淡蓝色的光晕在空气中漾开,活像水面上的涟漪,一行字清晰无比地跳了出来:在任务位面最后一个月开设传统商品和学习传统文化专区。
嘿,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一点不含糊!
明楼指尖在徽章上轻轻摩挲片刻,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那眼神,仿佛在说:“该来的,总归是躲不掉。”
随即转身迈向楼上的书房。
您再看他那动作,行云流水,指尖在虚空轻轻一划,诸天集团官网的虚拟现实界面就跟水墨画似的晕开了。
虚拟现实版集团总仓库里的各种各样商品在光屏上流转,明楼那目光,锐利得跟鹰隼似的,扫过那些过于精致的流水线物件时,眉头“噌”地就蹙了起来,嘴里怕是在嘀咕:“这些玩意儿,光有模样,少了点魂儿,不行不行!”
直到看见一方绣着“松鹤延年”的蜀锦靠垫,那眉头才缓缓舒展开,微微颔首,像是在说:“这个中!有那股子老手艺的精气神!”
最终选定的物件,那可真是琳琅满目,能把人的眼都看花了!
从苏州的缂丝扇面,薄如蝉翼,上面的花鸟鱼虫跟活的似的。
到景德镇的薄胎瓷碗,轻得能浮在水面,透光一看,碗壁上的花纹清清楚楚。
再到徽州的竹编食盒,编得密不透风,却透着股竹子的清香。
还有绍兴的乌毡帽,戴着既挡风又暖和。
每一件都带着手作的温度,在虚拟仓库里静静待着,您要是静下心来仔细听,仿佛都能听见匠人的呼吸声、指尖的摩挲声呢!
天刚蒙蒙亮,东方才泛起鱼肚白,天边还挂着几颗残星。
店铺的玻璃窗上,昨日明萱贴的“今日新到”红纸条,被露水浸得发皱,活像个刚哭过的娃娃,眼角还挂着泪珠子。
店门还没打开呢,门口就传来“踏踏”的脚步声,混着竹篮晃动的轻响,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明楼,明楼!”这声音,裹着晨雾的湿意,却透着股子热乎劲儿,不是张叔是谁?
“今儿我家老婆子蒸了槐花糕,新摘的洋槐花拌了新磨的玉米面,那叫一个香!给孩子们带了一屉,还热乎着呢,快趁热尝尝!”
此时的明楼,正在收银区域用软布擦一方端砚,那砚台的包浆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跟块老玉似的,透着股岁月的沉淀。
闻言放下布巾,应道:“来了来了,张叔您稍等片刻!”
他把门打开,您猜怎么着?
金红的晨光就像融化的蜜,“哗”地涌进来,瞬间漫过货架,把整个店都照亮了!
再瞧那货架上的物件,个个都透着精气神:那虎头鞋的针脚里,还留着明萱指尖的温度,鞋尖两颗红绒球被光一照,活像幼虎刚睁开的眼,蒙着层水汽,瞧着就精神抖擞。
茶罐是宜兴老匠人的手艺,罐身上的缠枝莲纹,墨色深处藏着点青,您凑近了闻,仿佛能闻见去年的龙井在里面蜷着,吐着陈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玻璃罐里的糖醋蒜,蒜瓣泡得透亮,像块块凝脂,隔着玻璃都能想象那股酸脆,酸得人舌尖生津,忍不住就得咽口唾沫!
老主顾们进店,熟得就跟回自个儿家似的,一点不见外。
就说李婶吧,推门进来,菜篮里的青菜还挂着露水,水灵得很,叶梗子挺得笔直。
她往收银台边一靠,就跟汪曼春念叨:“曼春啊,你说气人不气人?昨儿我那三小子,背着书包往河边跑,被他爸逮着,鸡毛掸子都打断了,他倒好,一边跑一边喊‘鱼比老师的课好玩’!你说这孩子气人不气人?”
汪曼春正吃着瓜子,闻言抬起头,眼里漾着笑,像含着两汪春水,抓了把瓜子塞进李婶手里:“男孩子嘛,哪个不是野性子?魂都被野趣勾着。您啊,别气。晚上给他炖碗鱼汤,边吃边跟他说,好好念书,将来见着的江河湖海,到时候想怎么看鱼就怎么看!”
正说着,门口那面“老手艺”刚挂的门帘被风一吹,“哗啦”作响,勾进来几个游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